诸葛亮又是怎么评论刘禅的-历史上阿斗真的无能吗 (诸葛亮又怎么称呼)
还不了解,蜀汉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阿斗很无能吗?一生执掌国家四十年,连诸葛亮都对他赞不绝口,在世人眼中刘禅一直是个碌碌无为的昏君,被大家认作是扶不起的阿斗,但...
提到刘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觉得他特别无能。但你知道吗?他当皇帝四十年,连诸葛亮都夸过他呢。
在大家眼里,刘禅好像就是个啥也不管的昏君,“扶不起的阿斗”这标签贴得死死的。可他真的那么笨吗?其实啊,这大多是世人对他的误解。
为啥说他扶不起?主要就因为魏国打过来的时候,成都城里明明还有几万兵,外面姜维也带着人救呢,他却直接投降了。更绝的是,投降后在司马昭面前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下大家更觉得他傻了。可真实的阿斗,真没那么笨。就因为这句话,司马昭才放下疑心,让他善终了。
刘禅虽然算不上啥英明神武的皇帝,但他身上也有不少英主比不上的地方。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他特别会用人,无条件支持诸葛亮,整个国家都交给一个外人,这可不是一般君主能做到的。诸葛亮在世时还夸他呢:“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三国时候,不光魏蜀吴互相打,内部斗争也厉害。魏国有曹家和世家大族斗,最后司马懿上位;吴国也乱,君王老被杀。蜀国看起来挺平和,其实内部斗争一点不少。诸葛亮在世时,联合东川派才压住本土的益州派。可诸葛亮死后,蜀国内部派系的斗争还在暗地里藏着,没爆发出来,这跟刘禅的智慧分不开。
诸葛亮死后,刘禅直接废了丞相制,巧妙地平衡了各个派系的关系。所以蜀国虽然内部矛盾挺大,但一直没乱,他当皇帝四十多年都没出事。

再说刘禅投降,其实也挺无奈的。表面上看,成都城里有兵,外面姜维来救,好像挺稳。但实际上,本土的益州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早就在魏国打过来时想当“带路党”了。毕竟蜀汉政权一直是外来派系掌权,本土派一直被压着。魏国一来,他们肯定要为自己打算,换个老大。
蜀国给不了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就想换个老大。加上蜀国国力确实比不上魏国,刘禅一想,再打下去,益州派肯定偷偷开城投降。既然注定打不赢,还不如投降,给自己和蜀中百姓留条活路。投降后,司马昭一开始还猜忌他,可他一句“此间乐,不思蜀”,把司马昭糊弄过去了,最后善终。

要不是刘禅有手腕,蜀汉内部斗争那么复杂,怎么可能在他在位时,没像曹魏、东吴那样内乱呢?所以啊,刘禅一直是个被误解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