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后蜀刘禅面临的最大困境究竟是什么-在蜀汉后期 (后蜀刘禅面临的挑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末年政局混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

admin

三国那会儿(220年-280年),汉朝没了,晋朝还没来,曹魏、蜀汉、东吴三家打得不可开交。今天咱们聊聊蜀汉末年那摊子乱事儿,到底咋回事儿。

刘备刚建立蜀汉那会儿,就因为东吴背刺,丢了荆州,还搭上了关羽和北伐军。建国后,夷陵之战又输得底儿掉,剩下的精锐差不多打光了。全靠诸葛亮硬撑着,蜀汉才多续了几年。可毕竟底子薄,诸葛亮走了二十年后,蜀汉还是没了。那会儿蜀汉最大的难题是啥呢?

后蜀刘禅面临的最大困境究竟是什么-在蜀汉后期 (后蜀刘禅面临的挑战)(图1)

先说说蜀汉后期多惨吧。

当时东吴派使者薛珝去蜀汉,回来跟孙休汇报说:“蜀国皇帝自个儿觉得挺明白,其实昏庸得很,还不知道自己毛病;大臣们也都各扫门前雪,只求不惹祸;朝堂上听不到一句实话;地里干活的百姓,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 这时候离蜀汉灭亡就剩两年了,说明啥?蜀汉已经烂到根儿了。

从薛珝的话里就能看出蜀汉的真实情况。刘禅自以为是,昏庸无能还不自知;大臣们全都在混日子,保住自己官位要紧。朝堂上没一句真话,老百姓在地里累死累活还吃不饱饭。

这都怪蜀汉后期的政治环境太差。刘禅开始信那个宦官黄皓,黄皓在朝里瞎折腾,大臣们动不动就被打压。谁还敢说真话啊?说真话的都没好下场。

再说大将军姜维,一个劲儿对曹魏打仗。刚开始还行,赢过几回,后来越打越亏,兵也没了,地也没了。可姜维还非要打,好像打仗本身是目的似的,根本不管能不能赢。 后蜀刘禅面临的最大困境究竟是什么-在蜀汉后期 (后蜀刘禅面临的挑战)(图1)

这么一来,老百姓遭殃了。国内要花钱,打仗也要花钱,双重压下来,老百姓累死累活还吃不饱。这就是为啥地里的人都饿得面黄肌瘦。后来曹魏打过来,蜀汉撑不住,很快就没了。

那蜀汉后期为啥混成这样呢?

后人总说,怪刘禅昏庸,怪黄皓误国,怪姜维穷兵黩武。这些话都有道理。刘禅自己本事就不行,亡国后在司马昭面前还装傻充愣演“乐不思蜀”,司马昭都看不上他,说连诸葛亮都保不住他,更别提姜维了。

就因为刘禅没本事,对内信黄皓,对外靠姜维。黄皓这货,典型的奸臣,学汉朝那些坏宦官,手里有权就胡作非为,打击异己,安插自己人,朝堂乌烟瘴气。

姜维也好不到哪儿去。打着北伐旗号,常年打仗。可他那点本事,根本赢不了。这么瞎打,蜀汉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全耗光了。他还改了汉中的防守策略,在曹魏打过来前,居然把主力拉到沓中种地,这下好了,蜀汉直接被一波带走。

绵竹之战前,诸葛瞻都后悔死了,说自己有三罪:没占住险要地形挡魏军,没除掉黄皓,管不住姜维。可见黄皓和姜维把蜀汉害成啥样,刘禅放任他们,也跑不了干系。

不过《三国志》评价刘禅时,有句话挺有意思:说他用贤相的时候就是明君,被黄皓忽悠就成了昏君。这么看,蜀汉后期的真正问题,其实是政治制度崩了——诸葛亮不在了,刘禅根本撑不住蜀汉这个摊子。

后蜀刘禅面临的最大困境究竟是什么-在蜀汉后期 (后蜀刘禅面临的挑战)(图1)

这跟诸葛亮搞的“幕府制度”脱不了干系。诸葛亮接受托孤后,为了赶紧把蜀汉捋顺,把大权都抓自己手里,开了个幕府,啥事都他管。刘禅当皇帝,就管管祭祀,其他时候基本啥也不干。

这么搞,诸葛亮的能力是发挥到极致了,蜀汉很快就稳住了,还发展了一阵。但隐患也在这儿——刘禅彻底被排除在权力圈外,根本没机会学怎么治国。他的政治能力,那肯定提不上去。

诸葛亮临走前,也没把这体制改一改,指定了蒋琬、费祎接班,继续这么干。可费祎被刺杀后,蜀汉的统治体系直接崩了。一点准备没有的刘禅,被迫自己上手管国家,这下更乱套了。

所以说,诸葛亮搞的幕府制度,既救了蜀汉,也害了蜀汉。封建社会里,君主行不行,往往决定王朝兴亡。诸葛亮没把刘禅培养成合格的君主,他那个幕府体制也不可能一直靠得住。等这体制一垮,蜀汉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上一篇: 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历史上刘禅在位时间有多长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英文) 下一篇:诸葛亮又是怎么评论刘禅的-历史上阿斗真的无能吗 (诸葛亮又怎么称呼)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