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秋节是什么来历-宋朝时期的赏灯是怎么玩的 (古代中秋节是哪一天)
宋代中秋节的赏灯都怎么玩?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中秋节定型于唐,却兴盛于宋,人们每每想到宋代,都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因为宋代虽然富庶,但自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便重文轻武,所以...
宋代中秋节的赏灯都怎么玩?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跟你唠唠。
中秋节定型于唐,却兴盛于宋。一说起宋代,大家总有种又爱又恨的感觉——军事上总被吐槽“弱鸡”,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是真滋润。
宋代开国就重文轻武,结果被那些马背上的民族追着打,最后只能“花钱买平安”,割地赔款。不过话说回来,军事不行归不行,人民生活水平那是真高,从皇帝到百姓,就没不爱玩的。这份对“玩”的执着,从中秋就能看出来。
“三大节”是咋来的
中秋起源于唐,但真正火起来是在宋。宋太宗赵光义直接把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待遇跟春节平起平坐。所以每到中秋,各种庆典办得那叫一个热闹,场面大得吓人。
热闹到什么程度?三个词概括:不夜城、通宵嗨、天亮才歇。
《东京梦华录》里写着:“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读这段,画面感一下子来了:有钱人家在自家台榭上挂满灯,普通老百姓挤在酒楼里赏月,丝竹乐器声吵得跟开了锅似的,连靠近皇宫的居民都能听到隐隐约约的乐声,像是从天上飘下来的。小孩们更是一玩就是一整晚,夜市灯火通明,直到天快亮了才收摊。
光看文字可能不够有感觉,再看看苏轼的词。
大家熟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序言里写:“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说白了就是,苏东坡那天晚上喝酒喝到天亮,喝得酩酊大醉,才借着酒劲写了这首词,一边抒发感情,一边想念他弟弟苏辙。
宋人为啥能通宵达旦过中秋?跟一个习俗脱不了关系——赏灯。
中秋赏灯,不是元宵那种逛灯会
这得先说明白:中秋的“赏灯”跟元宵的灯会不是一回事。元宵是逛灯会,中秋主要是放水灯。
黑黢黢的河面上,飘满了各家各户点的水灯,远远看去,就像一条发光的灯河,跟着人们一起玩到天亮。周密在《武林旧事》里写过,中秋夜会放几十万盏叫“一点红”的羊皮小水灯,漂在水面上,亮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场面特别壮观。还有人说是为了讨好江神,不光是为了好看呢。
这还只是民间的,皇宫里的盛景,那才叫一个奢华。
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秋》里详细记载:“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灯烛华灿,竟夕乃止。”翻译过来就是,皇宫里中秋夜会办赏月宴,什么倚桂阁、秋晖堂这些地方,皇帝临时挑一个摆宴。深夜传来的音乐声直接飘到民间,吵得人想睡都睡不着。御街上的店铺,像卖绒线、蜜饯、香火的,全都把货物摆出来比谁的好看,叫“歇眼”(大概是让眼睛看个够的意思)。灯火亮得晃眼,整晚都不灭。
这么美的景,谁舍得睡啊?
从这些记载能看出,花灯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图个热闹好看,二是用来祭祀江河之神,有的地方说是给潮神过生日,讨个吉利。
能工巧匠做的花灯各式各样,单个拿出来就特别精致,几十万盏漂在河上,那场面想想都震撼。但好看是好看,更重要的是祭祀。
除了河里的灯,还有一种赏灯方式。人们为了跟天上的圆月呼应,会把花灯用绳子绑在竹竿上,挂在屋顶、露台这些高处。不管家里有钱没钱,都会挂一盏,亮整整一夜,给夜市照明。这叫“树中秋”,也叫“竖中秋”。
皇宫的花灯自然是顶级的,有钱人家挂的花灯能好几丈高,又大又好看。就算是最穷的老百姓,也会竖根竹竿,把精心做的花灯挂上去。一家人、一群朋友围在灯下喝酒聊天,满城的灯火,把城市照得跟仙境似的。
《梦梁录》里也写,中秋这天秋风舒服,露水凉,桂花香,月亮圆得像银盘子。有钱人要么爬到高楼赏月,要么在宽敞的院子里摆宴,弹琴唱歌喝酒,玩一整晚。普通人家也会在自家小月台上摆家宴,带着孩子团圆,过节嘛,大家都一样。
全民赏灯也不是光干巴巴看灯,从皇宫到民间,赏灯的时候还有各种娱乐活动。
花灯一方面是拜月,另一方面就是给玩乐助兴。宫里赏灯的时候,还顺便踢蹴鞠、舞龙灯,大臣们凑一块斗酒作诗,热闹得很。王公大臣们这时候可不会放过表现的机会,孙何在诗里写“灯射冰簾摯火龙”,说的就是宫里灯火的盛况。
《宋稗类钞》里还记载了个趣事,有次中秋有月亮,皇帝问值班学士是谁,让人设了两个座位,召来一起喝酒。学士说这不符合君臣礼数,皇帝说“月色这么好,与其沉迷声色,不如跟学士聊聊学问,要讲礼数的话,那就在外边设宴”。你看,宫里的中秋夜宴,连君臣都放下了架子,气氛多好。
民间的夜市更热闹,吃的喝的琳琅满目,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小孩见了就走不动道。还有民间舞队和杂耍艺人,把气氛烘托得足足的。
宋代虽然军事上总被吐槽,但社会经济繁荣,老百姓日子富足,海外贸易也发达,给中秋、元宵这种节日的娱乐活动打下了好底子。
所以啊,宋代中秋过得这么热闹,也不是没道理的——老百姓日子好,有钱有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才有了我们今天读起来都觉得心驰神往的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