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对诸葛亮有怨恨吗-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刘禅对诸葛亮有多尊重)
还不了解,刘禅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到底有多怨恨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两代皇帝,对蜀汉政权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算得上是帝国最值得感激...
很多人好奇,刘禅和诸葛亮这对君臣,到底啥关系?尤其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对他到底是啥态度?今天咱就聊聊,刘禅心里头,到底有没有怨诸葛亮。
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两代,对蜀汉那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按理说该是最该感激的人。诸葛亮死后,刘禅该隆重庆祝,再表现出点感激劲儿,好让臣民们跟着学,凝聚人心。可从这四件史实来看,情况好像不太对。
第一,他直接把北伐这事儿给停了。诸葛亮掌权那会儿,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兴复汉室,为此六出祁山,输了也不放弃。为啥这么拼?诸葛亮心里门儿清:北伐才能证明蜀汉是正统,军队才能保持战斗力,不废弛,也不辜负刘备临终前托付的“讨贼”重任(《三国志》里都写着呢:“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北伐这事儿,刘备和诸葛亮念叨了一辈子
这么看,北伐对蜀汉来说,简直是立国之本,也是诸葛亮他们君臣毕生追求的政治目标。可诸葛亮一死,刘禅就把大规模北伐给叫停了。后来蒋琬、姜维也北伐过,但那都是小打小闹,跟诸葛亮时期根本没法比。
第二,他把丞相给废了,自己抓大权。诸葛亮当政时,刘备临前嘱托,加上刘禅当时太小,没能力治国,所以啥事都自己扛,事无巨细。在他看来是责任,但在刘禅和其他人眼里,这明显是权臣专政啊。刘禅长大了还亲不了政,心里能不憋屈、不恨吗?

刘禅长期就是个摆设皇帝,连自己想干点啥都不行
所以诸葛亮一死,刘禅立马把丞相职务给废了,不授给任何人。没过多久,他让蒋琬当大司马,费祎当尚书令、大将军,一个管军事,一个管政务,还让他们互相牵制。蒋琬死后,刘禅更是自己直接掌权,彻底解决了好多年的“政归私门”问题。
前两招算是暗戳戳地表示不满,那第三招就更直接了——不许大家去给诸葛亮奔丧。诸葛亮刚死消息传回来,刘禅就下命令,说怕曹魏偷袭,不让臣民去前线奔丧。大多数人都去不成,只有个叫谯周的劝学从事,因为消息灵通、跑得快,才赶到了(《三国志》里记着:“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要说不让高官奔丧还正常,但连老百姓都拦着,这就说不过去了,除了心里头怨诸葛亮,真找不出别的原因。

诸葛亮死后,刘禅死活不让臣民去奔丧
第四,老百姓想给诸葛亮立庙,他也不乐意。诸葛亮在蜀汉治理那么多年,军民都挺爱戴他,死后大家不能奔丧,就请求刘禅给立个庙,四时祭拜。这要求不过分吧?可刘禅直接拒绝了,后来舆论压力太大,才勉强同意。你说这要是没怨没恨,至于吗?
史料里写着:“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后来还是习隆、向充这些人上表,刘禅才松口。
这么一看,刘禅心里头对诸葛亮的怨气,确实不小。这也是他亲政后,总想压一压民间对诸葛亮的怀念,还改了、废了诸葛亮的一些政策。另外,刘禅选妃子、用亲信这些事,诸葛亮也老插手,他连自己婚恋自由都没了,能不记恨?

诸葛亮在蜀中威望太高,刘禅心里肯定忌惮
不过刘禅也不傻,他知道诸葛亮在蜀中威望太高,为了国家稳定,还得拉拢诸葛家。后来把诸葛瞻招成驸马,就是这么个意思。毕竟情绪归情绪,江山的安稳才是第一位的嘛。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