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为何是三国比较重要的一个时期 (建安十三年啥意思)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天下的希望落空,三国鼎...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这一年最大的事儿,莫过于赤壁之战。这一仗打完,曹操统一天下的梦算是暂时碎了,三国鼎立的苗头也冒出来了。而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同一个地方——荆州:曹操带着大军南下,孙权惦记着江夏的黄祖,刘备呢,也在荆州晃悠。
其实要说明白为啥建安十三年这么关键,得先看头一年的建安十二年。这一年事儿可太多了:曹操北征乌桓,把袁绍的老底子彻底端了,北方基本被他捏在手里了。剩下的辽东公孙康、西凉的韩遂马超,都不成气候,曹操的下一步,早就瞄准了荆州。那边刘备呢,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隆中对里说得明白:得拿下荆州和益州,等着时机成熟再动手。东吴这边,孙权也没闲着,派兵打江夏的黄祖,说白了也是冲着荆州来的。
荆州这地方,诸葛亮形容得最到位:“北拒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说白了,就是四通八达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诸葛亮才让刘备先忍着,等着机会拿荆州。东吴那边,鲁肃早给孙权画好了饼:先干掉黄祖,再收拾刘表,把长江以南的地盘占喽,跟曹操隔江对峙。曹操那边呢,北方基本搞定了,只要拿下荆州,再压孙权一把,统一天下不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到了建安十三年,这戏码就正式开场了。春天刚过,孙权听了甘宁的话,发兵打黄祖,把江夏郡给端了。六月,曹操把后方稳了,自己当上了丞相。七月,他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刘表突然病死了。九月,曹操大军到新野,刘琮直接派人递降表,开门迎曹操。刘备还蒙在鼓里,等反应过来想跑江陵,曹操带着精锐骑兵在当阳长坂坡追上,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刘备只能往夏口撤。这时候,荆州基本都姓曹了,下一步就该收拾刘备和孙权,天下归一了。
刘琮投降后,益州的刘璋也派了好几波人去跟曹操示好,意思就是“我归顺你”。西凉的马腾呢,早被曹操忽悠到许都去了,那边暂时没事。辽东的公孙康、汉中的张鲁、交州的士燮,都不成气候。这会儿,曹操统一天下,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所有人的眼睛,还是盯着荆州。
十二月,曹操写信给孙权,说“咱俩一起打猎呗”,其实就是想逼孙权投降。结果诸葛亮和鲁肃两边一撮合,孙刘居然结盟了。周瑜带着吴军和刘备一起打曹操,后面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赤壁一把火,曹操烧得灰头土脸跑回北方,刘备趁机占了荆南四郡,总算有了自己的地盘,三国鼎立的根子,就这么扎下来了。
其实从190年到208年,刘表管着荆州这十几年,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北方打得天昏地暗,荆州这边倒是一片乐土,不少士人百姓都跑过来避难。可惜啊,好景不长,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刘备和诸葛亮又盯着荆州不放,这地方注定要变成下一个战场。
赤壁之后,荆州被三家分了,好像也预示着天下要三分。孙权和刘备单打独斗都干不过曹操,只能抱团。后来才有了借荆州的事儿,刘备趁机发展,拿下益州,又夺了汉中。建安十三年,所有人的眼睛都在荆州,天下英才都聚在荆州,最后硬是把历史推向了三足鼎立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