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但是不没有人才代表-他虽然生活在科举制度毒害的年代 (但是不没有人的英文)

清朝末期,有这样一个贫苦子弟曾经依靠科举考试名噪一时,刘春霖,他在书画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书法尤其擅长小楷,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八股取士的年代,文人并非一事无成,刘春霖光绪十三年,也就是1904年通...

admin

清朝末年,有个叫刘春霖的穷小子,靠科举考试一下子火了。这人不光书画有两下子,书法尤其拿手,小楷写得那叫一个绝!他这经历吧,还真说明白件事:就算在八股取士那会儿,文人也不一定就废了!

刘春霖光绪十三年,也就是1904年,真就考中了状元。结果第二年,1905年,科举说废就废了,他倒好,成了清朝最后一位状元郎。

但是不没有人才代表-他虽然生活在科举制度毒害的年代 (但是不没有人的英文)(图1)

中了状元第二年,他就出国留学了,回来后更火了——不光字画写得好,辛亥革命后还当过袁世凯总统府的内史。

据说他当年殿试的卷子,慈禧看了直夸好。

但是不没有人才代表-他虽然生活在科举制度毒害的年代 (但是不没有人的英文)(图2)

后来他的书法被后人说是“印刷体”,就因为殿试时字写得又流利又清秀,文章也华丽,深得慈禧喜欢!

看完刘春霖的书法,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啥想法。虽然活在科举被说成“毒害”的年代,但也不能说就没人才啊!


上一篇: 到底谁是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究竟有多厉害 (到底谁是中国高铁之父) 下一篇:形同虚设-有何作用-成了科举的附庸-国子监逐步衰败 (形同虚设有那几个生肖)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