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谋杀李毓昌大案的真相是什么-清朝四大奇案之一 (谋杀李毓昌大结局)

已故的二月河先生所著,乾隆皇帝,第一部,风华初露,开卷,讲了一个非常离奇的谋杀案,济南粮储道贺露滢去德州查亏空,德州知府刘康勾结贺露滢的仆人,毒死贺露滢,贺夫人上京告御状,刘康等人东窗事发,被凌迟处死...

admin

已故的二月河先生在《乾隆皇帝》第一部《风华初露》开头,讲了个挺离奇的谋杀案:济南粮储道贺露滢去德州查亏空,结果被德州知府刘康勾结自己的仆人给毒死了。贺夫人没办法,只能上京告御状,最后刘康他们东窗事发,全被凌迟处死。

这事儿历史上真有原型,就是嘉庆年间轰动朝野的李毓昌谋杀案,后来还被归为“清朝四大奇案”之一。不过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它名气没《刺马》《杨三姐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那么响就是了。

贺露滢的原型叫李毓昌,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进士,山东即墨人。李毓昌中了进士后没立刻分配实缺,被吏部分到两江总督衙门,让总督铁保看看有什么缺适合他。

谋杀李毓昌大案的真相是什么-清朝四大奇案之一 (谋杀李毓昌大结局)(图1)

当时淮安府山阳县遭了水灾,朝廷拨了救灾款。但怕有人从中捞油水,铁保就让李毓昌去山阳查清楚,到底有没有救灾款被私吞。时任山阳知县的王伸汉,听说铁保派人来了,吓得坐立不安。朝廷拨给山阳的9万两救灾银子,被他像老鼠搬家似的,偷偷挪走了2.5万两。这边老百姓没饭吃,群情激愤,那边王伸汉却大捞特捞。王伸汉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事儿要捅出去,他死定了。

王伸汉本来盼着来查案的是个糊涂官,随便转一圈就回去了。没想到李毓昌办事特别较真,他深入民间一查,发现发到老百姓手上的粮食折合银子只有6.5万两。剩下的2.5万两压根儿查不到下落,李毓昌心里大概有数了。王伸汉私下找李毓昌,说只要你帮我一把,把这事儿遮掩过去……

王伸汉推过来一万两银子,说这些全是你的。别看影视剧里动不动就几十万两银子往外砸,真实历史里,一万两那可真是一笔巨款了。李毓昌要是有点贪财的心思,这笔钱就笑纳了。可李毓昌嫉恶如仇,当场就拒绝了王伸汉的贿赂,说我职责在身,报告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你自己找铁制台说理去。

王伸汉不甘心坐以待毙,又去贿赂李毓昌身边的仆人包祥,想让他偷换李毓昌做的账目册。可李毓昌防范得严,包祥一直没机会下手。眼看自己末日就要到了,王伸汉一不做二不休,通过包祥,花大价钱买通了李毓昌另外两个仆人顾祥、马连升,还有一个李祥。干啥呢?就在李毓昌喝的茶里下了毒。

这些人伪造了李毓昌自缢的现场,然后王伸汉赶紧上报给淮安知府王毂。王毂早被王伸汉收买了,也跟着一起作假。两江总督铁保和江苏巡抚汪日章居然没看出破绽,这么大的事儿,硬是被王伸汉给瞒天过海了。

李毓昌的遗体被运回山东即墨老家下葬后,他堂叔李太清在整理遗物时,意外翻出一篇草稿,上面写着山阳知县王伸汉上对不起天子,下对不起百姓,私吞了救灾款,还想拿银子收买他,他当场拒绝了。李太清心里咯噔一下:这死得也太蹊跷了。接着李毓昌的夫人林氏整理东西时,又发现了一件皮衣,上面有血斑。她赶紧找堂叔李太清对了一下,两人都觉得李毓昌肯定不是自杀。李太清二话不说,让人把李毓昌的坟挖开,用银簪往尸体上一试,银簪居然变黑了!不用问了,绝对是中毒死的。凶手嘛,十有八九就是王伸汉。 谋杀李毓昌大案的真相是什么-清朝四大奇案之一 (谋杀李毓昌大结局)(图1)

李太清悲痛欲绝,在李氏族人的支持下,进京告御状。还算顺利,状子递到了嘉庆帝手里。嘉庆帝虽然不算什么明君,但分得清是非啊。王伸汉私吞官银已经是死罪,还勾结恶奴毒杀朝廷官员,这案子简直闻所未闻。

嘉庆帝让铁保和汪日章调查此案。可这俩人怕影响自己前途,拖着不办。等了几个月没动静,嘉庆帝火了。江苏那边磨磨唧唧,那就让山东来查!山东巡抚吉纶才不会给外省同僚背锅,查得那叫一个仔细,案子很快就水落石出:李毓昌确实是被毒死的。

嘉庆帝拿到实锤,立刻下令抓了王伸汉和几个恶奴,交给刑部严审。王伸汉他们心理防线一崩溃,全招了。判决结果下来:王伸汉罪大恶极,和包祥一起被砍头。收了王伸汉好处的王毂,也是同伙,判了个绞立决。

不过最惨的是顾祥和马连升,被凌迟处死。那个李祥更倒霉,被押到李毓昌坟前砍了,算是给李毓昌赔罪。至于铁保,被嘉庆帝骂得狗血淋头,直接发配新疆去喝西北风了。汪日章也被革了职。

嘉庆帝对李毓昌这样的好官被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还专门写诗祭奠,里面有句“毒甚王伸汉,哀哉李毓昌”。因为这个案子本身就离奇得跟小说似的,后来被二月河先生写进书里,又添油加醋了一番,就更引人入胜了。


上一篇: 清朝的巡抚是如何一步步获得兵权的呢 (清朝的巡抚是几品官) 下一篇:古代封王都是以国名命名-清朝封王为何叫某亲王 (古代封王都是谁封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