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时期死于话多的男人-许攸整天喊曹操小名 (盘点三国时期刘备麾下的四名谋士)
对三国哪些人因为话多而被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第一名,非祢衡莫属,我敬你是条汉子,祢衡这个人很有意思,大家都说他很有才华,可是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却没见着多少,不...
第二名,得说说北海孔融,就爱在背后说人坏话。孔融名气大,孔子二十世孙,还有让梨的故事,文化水平高,建安七子之一。不过文人清高这毛病,自古改不了,孔融也一样。当初他守北海郡,被袁绍儿子袁谭打。明明打不过,他还非要稳坐城里下棋,摆谱呢?真有扭转乾坤的本事?没有,纯粹要面子。等袁谭杀进城了,他才慌忙逃命,结果老婆孩子全被抓了。后来他跑到曹操这儿避难,避难就避难呗,他还端着架子。曹操打败袁绍,占了邺城,儿子曹丕抢了袁熙媳妇甄氏。这事儿本来正常,成王败寇嘛,孔融知道了,偏给曹操写信: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读书多,愣是没找着这典故,问他,孔融说:现代人干得出来,古代人肯定也干得出来。每次曹操出征,没多久就得回来,为啥?因为总有人在背后说他肯定打败仗。这些话,很多都是孔融说的。曹操一走,他就背后指指点点,不是说他打败仗,就是说他回不来。时间长了,不动摇军心?曹操早就恨透他了,要不是看在他是名士份上,早收拾他了。最后曹操找一堆罪名,把孔融斩了,还灭了全家,够狠的。

第三名,该轮到杨修了,话不在多,在于扎心。杨修是这三人组里话最少的,可每次说话都特犀利。小聪明全用在嘴上了。曹操修相国府大门,他在门上写个“活”字就走了。谁看不懂啊,杨修看了,立马让人拆门。为啥?门里加个活,不是“阔”嘛?说明曹操嫌门大,要拆呗。曹操有盒酥饼,吃了一口,盒上写“一合酥”。大家又不懂,杨修来了,不光自己吃一个,还分给大家吃。曹操问罪,他说:丞相您写的“一人一口酥”,我当然得分着吃!最出名的就是鸡肋事件。曹操打汉中,受挫又不甘心,晚上口令是“鸡肋”。杨修知道了,立刻让大家收拾行李回家。大家不解,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汉中不就成了鸡肋?还不撤军?没多久曹操真撤了。就因为杨修说话太扎眼,小聪明太明显,曹操找个借口就把他办了。聪明是好事,老显摆就不行了。

第四名,可能是许攸,整天喊曹操小名“阿瞒”。许攸跟曹操是发小,后来跟袁绍混了十多年,不受宠了,又跑回曹操这儿。曹操当时正洗脚,听说他来了,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那会儿曹操跟袁绍打官渡,许攸是袁绍谋士,脑子里可全是机密。果然,许攸帮曹操偷袭了袁绍乌巢粮仓,直接干垮袁绍。可怎么安置许攸,曹操头疼。这货仗着功劳大,每次宴席上都直呼曹操小名:阿瞒!没我,你能得冀州吗?听一次算了,他天天喊,曹操能不气?许攸觉得不过瘾,跑大街上也喊:阿瞒啊!没我,你得不到冀州!没多久就被曹操抓起来宰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