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南乡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董厥简介-累迁尚书仆射 (封侯村的来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董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厥,字...
董厥,字龚袭,义阳平氏(现在河南桐柏那边)的人,三国时候蜀汉的重臣,跟魏延还是老乡呢。
诸葛亮开府处理政务的时候,董厥就跟着他,先做了丞相府的令史,后来升了主簿。诸葛亮还挺看好他,夸他是“良士”。后来他慢慢升到了尚书仆射,还封了南乡侯。等尚书令陈祗死了,他就接替了尚书令的位置。
景耀四年(261年),他又升了辅国大将军,和诸葛瞻一起平尚书事,加上樊建,仨人一块儿管着朝廷的事儿。那时候后主刘禅特别宠信宦官黄皓,董厥也没能拦着。后来魏国的钟会、邓艾打过来,董厥被派去支援姜维,跟姜维、廖化他们一起在剑阁挡钟会。
刘禅投降以后,董厥就跟姜维一块儿投降了魏国,后来做了相国参军、散骑常侍这些官。
生平
逐居高位
董厥,字龚袭,义阳就是现在的河南桐柏。诸葛亮开府的时候,董厥先当丞相府令史,后来又做了主簿。他当令史那会儿,诸葛亮还夸他:“董令史这人有才,每次跟他聊天,他都能想得挺周全,说得合适。”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了,之后董厥就慢慢升到了尚书仆射。
景耀二年(259年),尚书令陈祗死了,南乡侯董厥就接了他的班,当上了尚书令。
景耀四年(261年),董厥升了辅国大将军,和诸葛瞻一起当录尚书事。从这以后,诸葛瞻、董厥、樊建就管着国家大事。大将军姜维老在外面打仗,驻扎在汉中。宦官黄皓那时候挺得宠,把持朝政,刘禅信他。诸葛瞻和董厥也没能劝住刘禅,更挡不住黄皓。
景耀五年(262年),董厥和诸葛瞻觉得,姜维老打仗也没打出啥名堂,蜀地的老百姓都快过不下去了。他们就上书给刘禅,让姜维回来,当益州刺史,把兵权收回来。
国亡军附
景耀六年(263年),魏国的钟会打骆谷,邓艾打沓中。刘禅派董厥和张翼去阳安关口,给前线的守军当后援,又让廖化去沓中支援姜维。张翼和董厥走到阴平郡,听说诸葛绪要打建威,就在那儿停了一个多月,等着看形势。后来他们刚到汉寿,阳安关口已经被钟会的手下给攻下来了。
姜维退到阴平郡,整顿完军队想去支援关城,走到半路又折回来了,在白水碰上董厥、廖化、张翼他们,只好放弃阴平,跟董厥、张翼一块儿退到剑阁守着。后来邓艾从阴平偷摸进来,在绵竹把诸葛瞻父子打得大败。刘禅投降了魏国,还下令前线的蜀军都投降。董厥就跟廖化、张翼他们从东边投降了钟会。
诣京使蜀
咸熙元年(264年)春天,董厥和樊建一块儿去了魏国的都城洛阳,司马昭让他们当相国参军。同年秋天,董厥又兼了散骑常侍,回蜀地去慰问那些刚投降的官员和百姓。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建立了西晋,曹魏没了,董厥就成了西晋的官员。
人物评价
诸葛亮评价他:“董令史是个好人啊,每次跟他说话,他都能想得周到,说得恰当。”
陈寿说:“自从诸葛瞻、董厥、樊建他们掌权,姜维老在外面打仗,宦官黄皓趁机把持朝政,他们仨都护着,谁也没能纠正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