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态度?-曹操得知孙权劝说自己称帝时 (鲁迅对无常是什么态度)
曹操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据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临死前几个月,孙权派遣使者上书...
曹操这人,东汉末年可是个大牛人,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妥妥的全能选手,三国里魏国的基业就是他打下的。
据裴松之注引的《魏略》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快不行那几个月,孙权派使者来上书,嘴上说着称臣,实际是劝曹操称帝。曹操拿到这表书,拿着跟群臣说了一句:“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翻译过来就是,这小子想把我架火上烤啊!
这一年三国局势乱成一锅粥:5月刘备拿下汉中,6月又占了上庸,7月直接当上汉中王;7月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10月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把关羽的老窝江陵给端了;12月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了。那孙权是啥时候给曹操上书称臣劝进的呢?
这段记载在《三国志·武帝纪》里,但不是正文,是裴松之注引的《魏略》。前面刚写完徐晃打败关羽,解了樊城之围,大概就是219年10月,所以一般猜孙权上表是在偷袭荆州之后,但那时候关羽人还没死。这里得好好捋捋孙权称臣的底细。
关羽北伐太猛,威震华夏,汉献帝在许昌,离樊城不远,曹操都慌了,一度想迁都到黄河以北。司马懿、蒋济赶紧拦着,说刘备和孙权表面亲近,心里早有隔阂,现在关羽坐大了,孙权肯定不乐意,把这事儿告诉孙权,让他去牵制关羽,樊城之围不就解了?曹操听了,果然派使者联系孙权,孙权也顺水推舟,“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说愿意打关羽表忠心。
再往前倒两年,其实孙权就主动找曹操投降过。217年春天,曹操打孙权,两人在濡须口打了个平手,曹操本来也有撤军的打算。孙权和吕蒙早就琢磨着要拿回荆州,于是加紧备战,又派都尉徐详去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了,还发誓要结亲家。
咱们从头捋捋这俩人咋凑到一块儿的:217年,孙权和吕蒙就计划好了夺荆州。那年曹操打濡须口,撤军后,孙权就偷偷派使者投降曹操,做好铺垫。到了219年,关羽北伐,曹操听了司马懿他们的主意,派人联系孙权,孙权借机“上书说要去打关羽表忠心”,其实就是想拉着曹操一起背锅,毕竟夺荆州、杀关羽,刘备肯定报复。后来孙权把关羽的头送给曹操,也是这意思。
三个大佬凑一块,总有两家先合伙对付第三家。所以当孙权、吕蒙开始琢磨袭取荆州,他们肯定得先甩了刘备,倒向曹操。孙权请降、称臣,都是聪明算计,说白了就是拉着曹操一起扛事儿,夺荆州、杀关羽,刘备肯定找麻烦,有曹操顶着,自己就安全了。
这么看,孙权劝曹操称帝更是居心不良了。要是曹操真称帝,刘备集团一直喊着“匡扶汉室”,肯定得有所行动,哪有空报复孙权?曹操拿到劝进表书,那句“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直接就戳穿了孙权的小心思,说明他看得透透的。
其实孙权这招不算太差,因为曹操说完那话后,好多大臣也跟着劝称帝。史书记载的就有陈群、桓阶、司马懿,他们跟曹操说:“汉自安帝以来,政权早就没了,到如今只剩个空名号,一寸地、一个人都不是汉家的了……所以孙权在远处称臣,这是天意人心,您别推辞了。”反正就是各种劝。
曹操只回了句著名的“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到底没称帝。几个月后,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同年曹丕继位篡汉,建了魏国,东汉结束。曹操啊,真成了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