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和曹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自称汉臣,为何曹丕称帝后,他不发兵讨伐,反而向曹丕称臣?江东三代君主,虽然都想成就一番霸业,但表面上都向朝廷称臣,董卓...
孙权和曹丕这段历史,估计不少人都好奇吧?孙权明明自称汉臣,曹丕称帝后,他为啥不讨伐,反而跑去称臣?
说起来,江东这帮君主,孙坚、孙策、孙权,虽然心里都想着称霸,但面上都挺规矩,一直给汉朝称臣。董卓乱政那会儿,孙坚还跟着诸侯一块儿去讨伐;孙策占了江东后,虽然到处打仗,可袁术一称帝,他立马跟袁术划清界限,骂人家是乱臣贼子;孙权继位后,一边攒实力想天下,一边也没忘了自称汉臣。
刘备、曹操、孙权仨,谁不想一统天下?可谁也没明着撕破脸跟汉室过不去,为啥?政治风险太大啊!背上“乱臣贼子”的名声,老百姓不答应,另外两家也能拿这个当借口打你。所以刘备起兵就说要“兴复汉室”,孙权占着江东也自称汉臣,曹操更狠,直接当了一辈子汉朝丞相。

曹操一死,曹丕按捺不住了,直接称帝。刘备那边骂了几句,也在益州当了皇帝。按说这时候孙权也该称帝了,毕竟曹丕先撕破脸,他不用背骂名。可孙权倒好,不仅不称帝,反而低头给曹丕当了臣子,这不挺打脸的吗?
但孙权毕竟是老狐狸,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算盘。咱们先看看当时啥情况。都说三国里曹魏最强,东吴第二,蜀汉垫底,可有一段时间,这个顺序变了。刘备拿下益州和汉中后,实力反超东吴,成了江东最大的心腹大患。
刘备占了长江上游,孙权在下游,压力山大。刚好关羽打樊城,江东趁荆州空虚把地盘抢了,关羽也被孙权杀了。荆州一丢,关羽一死,孙刘俩就算彻底掰了,刘备肯定得找孙权报仇伐吴。
这时候曹丕逼着汉献帝禅让,在北方称帝了。孙权这边刚跟刘备撕破脸,哪敢再惹曹魏?万一自己跟刘备打得不可开交,曹魏再背后捅一刀,东吴扛得住吗?肯定扛不住啊。

为了东吴的命,孙权只能放下身段,给曹丕称臣。这事儿听着窝囊,但没办法,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他也不指望曹魏真帮自己打刘备,只要曹魏别趁火打劫,东吴就能喘口气。
结果还真跟孙权想的一样,刘备称帝后立马带兵打东吴,曹魏就在旁边看热闹,当起了吃瓜群众。这给孙权留足了时间,最后在夷陵把刘备打得大败。
刘备夷陵惨败,只能跟孙权重修旧好。这时候曹丕坐不住了,兵分三路打东吴。不过东吴这时候已经不用防着刘备了,能专心对付曹魏,最后成功扛住了进攻,又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