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计谋 (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子午谷奇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故地重游,再次来到了汉中,和217年那次不一样,这一次,他是作为北伐曹魏的主帅出场的,也就在出征之前,诸葛亮召集...

admin

公元228年,诸葛亮又回到了汉中。这跟217年可不一样,这次他是带着北伐曹魏的任务来的。出征前,他把蜀汉的文臣武将都召集开个会,都是当时最厉害的一批人。武将那边有赵云、魏延、吴懿、邓芝、陈式、吴班、高翔、王平;文臣那边是蒋琬、马谡、杨仪这些人。本来这次会主要是敲定打曹魏的路线,之前早就想好了,从西边攻陇右祁山。不过诸葛亮还是想让大家一起出出主意,把计划再完善完善。结果会刚开始,魏延就站出来提了个不一样的想法。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聚合,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魏略》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计谋 (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图1)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出场挺晚,差不多是刘备从长坂坡逃出来,路过襄阳的时候。那时候他是个偏将,看刘琮不战而降,气得想搞兵变开城门迎接刘备,结果刘备没答应。魏延献城失败,只好去投了长沙的韩玄。不过这事在正史上是没有的。史书里魏延的记载,是刘备入蜀之后。刘备入蜀是为了跟刘璋抢益州,打了两年多,可能魏延打仗确实厉害,战争结束后,刘备封他做了牙门将军。查查资料就知道,刘备封的牙门将军就两个,第一个是赵云,第二个就是魏延。就这点,能看出刘备对魏延多看重了。但这只是开始。到了219年汉中之战打完,刘备对魏延的看重简直让人吃惊。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计谋 (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图1)

那时候刘备刚当上汉中王,政务一堆,局势又紧张,不可能在汉中待太久,走之前得找个能人守着。按资历和名气,除了守荆州的关羽,最该守汉中的就是张飞,大家也都这么觉得。可刘备偏偏选了魏延,资历比黄忠还浅。营里的将士们听了都懵了。那刘备这眼光到底行不行呢?

说实话,刘备这眼光是真毒。他选的汉中太守确实给力。史书说魏延守汉中守了八年,从219年到227年,这八年蜀汉过得太艰难了。丢了荆州、刘备夷陵败了、南中还叛乱,接二连三的打击,本来就弱的蜀汉更雪上加霜。多亏魏延把北大门守得死死的,诸葛亮才能安心休整、攒北伐的物资。那魏延是怎么防着曹军的呢?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计谋 (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图1)

沟通关中至汉中的秦岭古道

史书说,他看汉中这地形,不光在险要地方修了坚固的营垒,还弄了一套防守办法:“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要来攻,使不得入。”说白了,就是死死守住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这些南北要道,不让曹军进汉中平原。这么一来,曹军就算来了,也扛不住在山路上运粮的压力,最后只能退兵。

这套办法有多管用?反正到258年姜维改之前,蜀汉守汉中的主将都按这套来。不过魏延毕竟是个方面大才,跟诸葛亮比还是有差距的。比如开头他提的那个不同意见,就暴露出他不擅长从大局看问题的毛病。

具体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要成,得满足四个大前提。第一,他带着五千兵和五千粮,十天之内走完六百六十里子午道到长安,还得有精神打城;第二,守长安的夏侯楙一听他来了,立马弃城逃跑;第三,魏国的援兵二十天内赶不到;第四,魏延出发的时候,诸葛亮也得从斜谷出发,二十天内走完四百七十里褒斜道到长安和他会师。这四环一环都不能掉链子。事实上,对第一点,两年后曹真试过。那次他走子午道,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还赶上连着下雨。诸葛亮北伐是春天,正好是下雨的时候,谁能保证魏延不会遇到跟曹真一样的情况?对第二点,魏延倒是对情报抓得准。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计谋 (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图1)

史书说,诸葛亮主力到汉中时,夏侯楙正跟老婆闹离婚,连曹叡都掺和进来了,家事一团糟,确实没心思管关中防务。但夏侯楙是纨绔子弟,御史和太守怕打仗,守长安的武将可不一定。长安是关中重镇,附近肯定驻着重兵。而且作为前汉旧都,虽然被李催、郭汜烧过,但二十多年过去,城防多少也修好了。魏延那一万疲惫之师,要打防守严密的长安,还真不一定能破。

关于第三点,魏延就有点想当然了。曹魏跟蜀吴不一样,它地盘大,跟草原民族接壤,又有凉州、河西走廊、西域,这些地方都是中原王朝战马的主要来源。战马不缺,曹魏骑兵跑得肯定快。不久前司马懿奔袭孟达,四十天路程八天就到了,这可是现成的例子。要是魏延没攻下长安,魏国援兵一到,就算他再勇也挡不住。最后,让诸葛亮二十天走完褒斜道到长安,也不现实。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走的正是褒斜道,他们足足走了两个月才穿过秦岭。诸葛亮本来就谨慎,既然决定北伐,肯定提前派人探路,子午道和长安城防都仔细研究过。所以听了魏延这“子午谷奇谋”,他当场就说了俩字:“悬危”。这招侥幸成分太大的奇谋,就这么被排除在外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上一篇: 同样都是面对魏延-刘备和诸葛亮对他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面对同样的问题) 下一篇:与马谡有何关系-诸葛亮能顺利征服南蛮 (与马谡有何关联)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