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何却说贾诩是最聪明的-谋士在三国最不可或缺了 (贾为什么读gu)
三国实在是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时代,有将军策马,有美人如斯,有英雄气概,还有谋士的足智多谋,而谋士又是当时最不可或缺的人群,说起谋士就会让人想到很多的名字,比如,郭嘉、荀攸,甚至于诸葛亮在历史小说,三国...
三国这时代,总让人觉得神秘又带劲儿——将军们策马扬鞭,美人儿倾国倾城,英雄们豪气干云,还有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简直太圈粉了!说起谋士,大家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是郭嘉、荀攸,甚至《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好像他算无遗策,是三国第一聪明人。但今天想聊个不一样的——贾诩,这人可能才是真正的“谋士天花板”!

曹操当时已经占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肚量也大,招了不少人才。可那次打张绣,手下荀攸劝他别去,他偏要去,结果真被张绣打了个措手不及。为啥?张绣的谋士贾诩一眼看穿曹操后方有事,撺掇着张绣再追击一把,曹军直接崩盘。曹操回去后还反思了,跟荀攸道了歉,这度量,确实没话说。
不过张绣这人吧,曾经投降过曹操,后来又因为曹操做了些不地道的事反了,俩人梁子结得挺深。那次反叛,还害死了曹操最爱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猛将典韦。这仇,曹操能不记?

到了建安四年,张绣又琢磨着投降。当时曹操和袁绍都在抢地盘,拉拢中间势力。袁绍的人先来了,贾诩直接拦着:“袁本初连亲兄弟都容不下,能容咱们?”袁绍的人被气走后,张绣急了:“你把人家赶跑了,咱咋整?”贾诩悠悠来句:“去投曹操啊!”张绣懵了:“咱不是反叛过他吗?他还能要咱们?”
贾诩掰扯得明明白白:第一,曹操“奉天子”,政治正确;第二,曹操实力比袁绍弱,咱们去就是雪中送炭,他肯定重视;第三,曹操这人志向大,不会记仇!结果呢?曹操不仅没翻旧账,还热情得不行,主动说“咱们结亲家吧!”后来张绣成了曹操手下大将,贾诩成了谋臣,曹操一辈子给张绣的赏赐都比别人多,最后封了2000户,别人最多一千户,够意思吧?

虽然后来有人说张绣可能遭了报复,毕竟他死得有点突然。但都过去八年了,曹操对贾诩那可是又感激又欣赏——他知道,能让张绣投奔自己的,全靠贾诩。曹操还跟贾诩说:“让我在天下人面前立住信誉的,就是先生您啊!”所以贾诩这人,真不是吹的,他最厉害的是啥?洞悉人性,看透人心,把打交道的人心思摸得透透的。
比如他刚从长安出来,先去的其实是段煨。段煨对他客客气气,但他最后还是选了张绣。朋友问他为啥,贾诩一语道破:“段将军对我好,是怕我,觉得我本事比他大,还没外援。他盼着我去张绣那边,好让他能借我的光,到时候对我家人更好。张绣那儿缺谋士,我去了肯定言听计从!”结果呢?张绣对他奉若上宾,段煨对他留在家的家人好得没话说,这算盘打得,啧啧。
后来贾诩跟着曹操,变得特别低调,轻易不献策,也不乱交朋友,天天闭门谢客。儿女婚事也不攀高门,就这么安安稳稳,最后寿终正寝,成了三国谋士里结局最好的。能在乱世里得到信任,还能善终,这本事,谁看了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