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为什么借了荆州后不还呢 (以仁义著称的帝王)
说到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三国时期,刘备素有仁义之名,然而却在,借南郡,这件事上,历史上并无借荆州,只有借南郡,,留下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名声,...
刘备这人吧,老说仁义,但“借南郡”这事儿,搞得他背了“有借无还”的名声,挺有意思的。其实啊,赤壁打完,荆州七郡被三家分了,曹操占了南阳,孙权拿了江夏和南郡大部分,刘备倒好,得了长沙、桂阳、武陵、零陵这荆南四郡,还有江夏和南郡一小块。表面看,刘备是赢家,但实际他挺尴尬的——屯兵公安,被各方夹着,想往西发展,入蜀的咽喉要道南郡江陵,还在孙权手里。
按《隆中对》的盘算,下一步该打益州了,但没南郡,怎么进?刘备几次跟孙权说要借南郡,孙权都没答应。为啥呢?周瑜当时还跟孙权说,顺路打益州,拿下蜀地再收拾张鲁,留下人守着江陵,跟马超联手,自己回襄阳对付曹操,北方就有希望了。说白了,东吴也想吃益州这块肥肉,江陵是进蜀的钥匙,孙权咋可能借?

结果建安十五年,周瑜突然病没了,打益州的计划泡汤。孙权这才松口,借南郡给刘备,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曹操虽然败了,但南下没死心,孙权占着南郡,南北受敌,不如把刘备推到前面挡着,自己好腾出手打交州。果不其然,借完南郡没多久,孙权就派兵打了交州,交趾太守士燮直接投降了。
其实孙权借地,还有一层意思:刘备虽然赤壁后实力涨了,但比起曹操和孙权,还是最弱的。那时候曹操压在北边,刘备只能靠孙权,翻不了天。可等刘备入蜀,地盘和兵马都涨了,孙权心里就开始打鼓了。以前刘备弱,靠着他抗曹,现在刘备强了,曹操又把重心移到西北,荆州北边压力小了,孙权能放心把南郡给刘备吗?万一刘备顺江而下打东吴怎么办?
所以建安二十年,刘备刚拿下益州,孙权就派诸葛瑾去要南郡。刘备怎么可能给?南郡是去益州的必经之路,命根子似的。孙权要地不成,直接让吕蒙打过去,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也不含糊,带五万兵到公安,关羽领三万在益阳跟鲁肃对峙。结果曹操突然打汉中,刘备怕被两面夹击,只好跟孙权划湘水为界,荆州一人一半。

东吴占了荆州一半,暂时消了刘备的威胁,但上游的隐患还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跟曹魏在襄樊死磕,东吴瞅准机会,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全归了孙权。刘备能忍?打完汉中,缓过来就发兵打夷陵,想夺回荆州。可惜啊,夷陵输得那叫一个惨,刘备自己也死在白帝城,蜀国南中还叛乱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力气惦记荆州了。
说到底,孙权借南郡、讨南郡,都是为了东吴的利;刘备借南郡、不还南郡,也是为了蜀汉的利。哪有那么多仁义,全是算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