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刘备的确是一个英雄-刘备屡战屡败曹操为什么还看得起 (事实证明刘备的存在)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和刘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对刘备的评价,主要来自于,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时代的三位英主,唯有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当时有没有科举考试,因此人...
最近老琢磨曹操和刘备的事儿,尤其是曹操怎么看出刘备是英雄的,越想越有意思,今天跟大家唠唠。

曹操对刘备的评价,最有名的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那段。三国那会儿,能称得上英主的不多,曹操算一个,他还提出了“唯才是举”,这在当时可不多见。那时候哪有什么科举考试啊,想找个靠谱的人才全靠看人眼光,曹操这眼力劲儿一下子就冒出来了。正因为他能一眼看出谁行谁不行,北方的人才才一股脑儿往他那儿跑。
咱们现在看《三国演义》,曹操身边简直是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随便拎一个都是响当当的角色。不说别的,就说他手下的六大谋士——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哪个不是顶聪明的主儿?曹操把这些人都放对位置,让他们各尽其用,这本事可不是吹的。
可要知道,曹操提“唯才是举”那会儿,投奔他的人数以万计,得一个个筛啊,还得给人家安排合适的差事。这说明啥?说明曹操太会看人了,一眼就能摸透这人几斤几两,适合干啥。
再说曹操为了得到人才,那也是拼了。徐庶就是个例子,徐庶跟着刘备,曹操一听,直接把徐庶老妈接到许都,徐庶不就乖乖来了嘛。至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就是个说法了,真实情况可能没那么夸张。
从这儿就能看出,曹操身边人多,他会用人,更会识人。要是把他当成职业猎头,那绝对是行业顶尖水平。这样的人能看出刘备不是一般人,是个大英雄,肯定有他的门道。那曹操评判刘备的标准是啥呢?说不定咱们能从他这儿学学怎么识人!
第一,曹操为啥非找刘备喝酒不可?
“青梅煮酒论英雄”绝对是《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桥段之一,曹操和刘备几句对话,写得那叫一个紧张,让人手心都冒汗。
咱先捋捋时间线。当时是因为抢徐州那块地盘。黄巾军的管亥带人打北海,孔融被围得死死的,赶紧派太史慈冲出去找刘备求救。刘备救了孔融,算是在江湖上有了点名气。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又打着“替父报仇”的旗号打徐州,陶谦顶不住,找田楷帮忙,田楷带着刘备一块儿去救。结果曹操后院起火,刘备还真把徐州给救下来了,这下名气可就大了。

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觉得只有能守住徐州,干脆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刘备这下成了徐州的老大。曹操听说后没生气,反而在建安元年(196年)上表推荐刘备当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直接把刘备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袁术和吕布一看,立马联手夹击刘备,刘备被打得大败,徐州丢了,只能又回小沛,从“省级干部”变回了“县级干部”。
接下来两年,刘备和吕布俩人“狗咬狗”,最后刘备被赶走,没办法投奔了曹操。曹操收留了他,还跟他一块儿打徐州。公元198年,曹操拿下徐州,抓了吕布,徐州的事儿算彻底了结。刘备跟着曹操回了许都,被封为左将军。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刘备一开始没敢掺和。
这就是前因后果。后来刘备在左将军府开了个菜园子,天天假装种菜,没少被关羽张飞笑话,但他都笑笑不说话。刘备心里门儿清,在曹操地盘上,就得夹着尾巴做人。
果然,一天关羽张飞不在,曹操派张辽把刘备请去喝酒。席间曹操聊起当年打张绣的事,部队没水喝,他就说前面有片梅林,士兵一听酸的,立马就不渴了。当时树上的青梅快熟了,曹操突然来了兴致,想找个人喝酒赏梅,聊聊心里话。看来看去,满朝文武里,也就刘备还算个“同类勉强能聊两句,其他人都是冲着官位和钱来的,只有刘备还算有点理想。
那问题来了,刘备当时跟个丧家之犬似的,到处找靠山,曹操咋就觉得他段位高呢?
第二,曹操说的“英雄”是啥意思?
喝着喝着,天上突然打雷下雨,曹操来了灵感,开始聊“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曹操这时候聊龙,可不是随便扯淡,是有话要说。他说了龙几个特点:
第一,能大能小。龙大了能在天上喷云吐雾,下雨造福人间,那叫一个威风;小了就藏起来,谁也找不着。要是比作英雄,英雄也一样,落魄的时候能忍,比如韩信年轻时受胯下之辱,没人注意;发达了就能手握重兵,纵横天下。
第二,能升能降。有机会就在天上飞,没机会就藏在波涛里,一点痕迹不留。
这就是曹操眼里的英雄,该出头时出头,该藏时藏,拿得起放得下。
曹操还怕刘备听不懂,非让他举几个例子,好给细细分析。刘备先说袁术,曹操直接怼:“袁术?那就是棺材里的骨头,早烂透了,啥用没有。”要知道袁术可是顶级官二代,占着两淮地盘,兵强马壮,还有产粮基地,结果最后还是败得精光,地盘和东西就跟白送似的。

曹操让刘备接着举例子,这次刘备说了大家都看好的袁绍。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可比袁术高多了。
袁术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富二代,废物一个。袁绍还行,有点本事,但能力也就那样。袁绍做事一本正经,但胆子小,遇到事儿就缩,除非占绝对优势,否则不敢动。他还爱吹牛,做事前先想自己能得到啥好处,对国家大事压根不上心。你想啊,好处都让你占了,谁还跟你混?
不过在顶级富二代里,袁绍算是有才华的了,其他都是渣滓,喂猪都嫌。
所以曹操觉得袁绍跟他差远了。
也就是说,袁绍勉强能入曹操的眼,下面的孙策、刘表、刘璋,在曹操眼里啥也不是,还不如袁术。
刘备问了一圈,曹操才笑着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那问题来了,袁绍、孙策、刘表他们都占了先机,有地盘,刘备连启动资金都快没了,凭啥曹操说他俩是英雄?曹操到底看中了刘备啥?
第三,英雄得“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这是曹操对英雄的概括。首先得有胸怀天下的心,能站在大局上想事;其次得有本事,志向有多大,本事就得有多大;最后还得有雄心壮志,敢闯敢拼,这几样缺一不可。
咱们用曹操这标准看看刘备哪条符合。
说胸怀大志,刘备绝对排第一。有记载说刘备家门前有棵大桑树,跟伞盖似的。刘备小时候带着一群小孩在树下玩,光着屁股就说:“我是天子,得坐这个黄罗伞盖!”他叔叔听了,觉得这孩子不简单,就开始接济他家,等于提前“投资”了。所以说刘备不缺大志,人家光屁股时候就想当皇帝了。
那腹有良谋呢?
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一步步混到左将军,靠的就是个人能力和魅力。虽然暂时比不上曹操,也没刘表地盘多,但他不是官二代,没家底,照样能收服关羽、张飞,拉起自己的队伍。要知道关羽可是曹操特别想收服的人,但关羽就是不动心。所以说刘备在拉拢人才上,真有两下子。
刘备打过黄巾军,救过孔融,守徐州时还赢过曹操。所以他有战力,有谋略,有本事。唯一缺点就是天下大乱时啥都没有,起步比别人晚。刘备自己也觉得时运不济。
但刘备没看出来,曹操看出来了。刘备没地盘,主要是因为缺战略,缺能帮他出主意的谋士,没找到自己的根据地。但刘备当时在局里,没想明白。曹操看出来了,知道他早晚能成,因为刘备有这素质。
最重要的一点,刘备太会装了。明明心里想“一统四海,吞吐天地”,偏偏装成个种菜的,天天干农活,一点领袖样都没有。打雷的时候吓得筷子都掉了,让曹操起了轻视心。这说明刘备特别能藏,能大能小,真应了曹操说的那英雄的标准。曹操这评价,还真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