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最后为何会被逼而死-发生了什么 (长孙无忌最后什么结局)
长孙无忌,,唐初宰相、外戚,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长孙无忌是唐朝名臣,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辅佐李世民安定天下,力保外甥唐高宗继位,但最后却被自己的亲外甥逼死,那么长孙无...
长孙无忌,唐初那位宰相,还是外戚,今天就来聊聊他的故事。他是唐朝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排第一,帮着李世民打天下,又保着自己的外甥李治当了皇帝,结果呢?最后居然被这个亲外甥逼死了。为啥会这样?咱们从头捋捋。
先说说他的出身。长孙家祖上是北魏皇室,文成皇帝拓跋濬的后代,所以家世一直很显赫,北魏、西魏、北周、隋朝都出过高官。家里条件好,他从小读书多,见识也广。长孙无忌自个儿跟李世民关系就铁,后来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反隋,他立马跑去投奔,当了渭北道行军典签。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功,被封了上党县公。
玄武门那档子事,他可是关键角色。武德九年,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听说太子李建成要对李世民动手,就一个劲儿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听了,发动玄武门之变,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干了,自己当了太子。第二年李世民封功臣,长孙无忌排第一,封了齐国公。他妹妹长孙氏又成了皇后,李世民更倚重他了,随便进出皇宫。
辅佐李世民那会儿,他也挺有脑子。唐朝跟东突厥签了渭水之盟没过多久,东突厥自己闹内乱了,好多大臣都劝李世民趁机灭了它。李世民问长孙无忌咋办,他说:“现在咱们得休养生息,他们来咱们再打。他们内乱,肯定不会来惹咱们。要是咱们主动出击,不一定能赢,不如等等看。”李世民听了他的,后来东突厥真不行了,才给收拾了。
长孙无忌太受信任,就有人眼红,上书说他坏话。李世民看到奏折,直接跟他说:“咱俩君臣,啥猜疑都没有。要是有啥事藏着掖着,那才没法处。”然后还当着群臣的面,说长孙无忌多靠谱,让他们别挑拨。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权力大,容易招人眼红,就老提醒自己别飘。他跟李世民说要辞掉要职,他妹妹长孙皇后也在旁边帮着求情,李世民才免了他的尚书右仆射,给了个开府仪同司。
贞观七年,李世民要封他当司空,长孙无忌死活不要。他还上书说自己是外戚,怕当司空让人说皇帝任用私人。李世民说:“朕用人看的是本事,不看亲疏。”还写了篇《威风赋》赏他,夸他功劳大。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想给长孙无忌这些功臣封地,让他们子孙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他们又推辞,李世民才没坚持。贞观十七年,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功臣像,长孙无忌排第一。
立储的事上,他也掺和了。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李世民想立晋王李治,跟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商量。长孙无忌当场发誓,说死也要保李治。李世民就让李治拜谢他舅舅。
李世民怕大臣不服,问长孙无忌咋办。他说:“晋王仁孝,大家都服气。陛下把百官叫来问问,肯定没意见。要是有谁不贺,臣就是欺君,该死。”后来李世民想立吴王李恪,长孙无忌又使劲反对,李世民才作罢。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快不行了,临前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叫到跟前,让他们辅佐李治。李治一登基,就封舅舅当太尉、扬州都督。永徽二年,李治说提的意见都没用,长孙无忌回他:“陛下您推行的政策没毛病,大家提的意见是浅了点,但还得接着听,这样才能上通下达。”
李治又说听说他官署里讲情面的多,长孙无忌说:“讲情面自古难免,但公然违法没人敢。陛下教化好,百姓都向着您。稍微讲点人情,您也难免,何况臣下呢。”李治听了挺受用。
可到了永徽六年,李治想立武则天当皇后,长孙无忌死活不同意。李治偷偷给他送钱,想让他松口,他也没要。武则她妈和礼部尚书许敬宗还跑他家求情,照样没用。后来李治硬是立了武则天,武则天从此恨上长孙无忌,跟许敬宗合计着要除掉他。
显庆四年,许敬宗派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让许敬宗查。许敬宗回来说真谋反,该死。李治犹豫,许敬就拿汉文帝杀舅舅薄昭的事劝他。李治就让许敬宗全权办,许敬宗判长孙无忌流放,然后把他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