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长孙晟-的典故与他有关-隋朝著名外交家-一箭双雕 (长孙晟子女)

长孙晟,552年—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河南洛阳人,北周、隋朝时期的武臣,著名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

admin

长孙晟(552年—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河南洛阳人,北周、隋朝时期的武臣,著名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

突厥在北方老搞事情,抢东抢西,杨坚这头儿是真愁啊,大隋的北边就跟埋了颗定时炸弹似的,可这根刺要怎么拔,杨坚压根没头绪。

杨坚为此头疼了好久,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结果有一天,他翻到了一封奏疏,嘿,这下有谱了。

长孙晟-的典故与他有关-隋朝著名外交家-一箭双雕 (长孙晟子女)(图1)

奏疏里把突厥那几个可汗的脾气和矛盾说得明明白白。突厥表面上有五个可汗,看着挺团结,背地里早就互相看不顺眼了。摄图虽然是名义上的老大,但达头手底下兵多,一直惦记着老大的位子,对摄图那叫一个不服气。还有个大逻便,更惨,被摄图使绊子没当上大可汗,心里早就恨死摄图了。奏疏说,只要把这些矛盾用好,不出十年,突厥自己就得散架。

杨坚立马把写奏疏的人叫到宫里详谈。这人就是当时的奉车都尉长孙晟。你可能不知道,这长孙晟来头不小——鲜卑贵族后代,他儿子是长孙无忌,女婿是李世民,对,就是后来那个李世民。

之前周宣帝为了稳住突厥,把千金公主嫁过去,送亲团副团长就是长孙晟。所以他在突厥待过一年,跟摄图、达头这几个可汗都混得挺熟。

摄图对长孙晟那叫一个喜欢,把这敌国使者当自己兄弟,天天拉着他打猎。有次打猎,两只雕抢一块肉,长孙晟一箭射过去,直接把两只雕串一块儿了——对,这就是“一箭双雕”的由来。

长孙晟-的典故与他有关-隋朝著名外交家-一箭双雕 (长孙晟子女)(图1)

这一手绝活儿把摄图惊得不行,能文能武的长孙晟在突厥那儿混得风生水起,一堆“重要人物”都跟他成了朋友。现在,该轮到长孙晟大显身手了。

长孙晟心里门儿清,现在摄图牛气哄哄的,但他有个致命软肋——达头。

摄图和达头不合,大家都知道。长孙晟就建议隋朝在外交上故意把达头的地位抬得比摄图高。摄图一看,心里那叫一个堵,对达头更不顺眼了。

后来达头带兵打隋朝,结果被韩僧寿、贺娄子干打得屁滚尿流,灰溜溜跑回去了。摄图本来就跟他不对付,压根没留他。

所以长孙晟觉得,只要让摄图信了“达头回去要搞事情”,摄图肯定得撤兵回去守老巢。可谁去传这个话呢?得是摄图信得过,又听长孙晟的。

长孙晟-的典故与他有关-隋朝著名外交家-一箭双雕 (长孙晟子女)(图1)

人选就是摄图的亲侄子染干。长孙晟之前在突厥那会儿,就看上了这小子,天天跟他套近乎,用个人魅力把他折服了,染干对他那是言听计从。这步暗棋,现在终于该用了。

摄图正抢得高兴呢,染干突然跑过来,一脸紧张地说:“叔!达头回老家了,联合铁勒那些对您不满的部族,要偷袭您的牙帐!”

这消息靠谱吗?达头回去确实有点小动作,但全是长孙晟散布的谣言。长孙晟把达头的小动作夸大其词告诉染干,染干再添油加醋传给摄图。

摄图一听,当时就懵了。他觉得以达头的德行,这种事儿干得出来。抢东西是痛快,但老巢要是被人端了,可就啥都没了。他没多想,立马下令撤兵回家。长孙晟这小一计,比边疆几十万大军管用多了。

这可是个大大的外交胜利,也是长孙晟第一次在历史上露脸。后来这二十多年,他靠着脑子里的弯弯绕绕,把突厥那几个草原霸主耍得团团转,对突厥人来说,这人简直是个噩梦。

长孙晟-的典故与他有关-隋朝著名外交家-一箭双雕 (长孙晟子女)(图1)


上一篇: 长孙无忌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支持李治继位 (长孙无忌的真实身份) 下一篇:长孙无忌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为何最后被流放 (长孙无忌在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几)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