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卷-水经注-撰有-地理学家-郦道元简介-北魏官员 (水经注四十卷翻译)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
南朝就是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都定都在建康(现在的南京);北朝呢,从北魏开始,后来分裂成东魏、西魏,又被北齐、北周取代,最后北周灭了北齐。这段时间挺乱的,但也出了不少厉害人物,今天就聊聊北魏的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河北涿州人,他爹郦范当过平东将军,算是个官二代。不过他最出名的身份,是北魏的地理学家。
郦道元的仕途吧,说顺遂也不顺遂,挺坎坷的,没完全发挥出他的本事。他当过御史中尉、北中郎将,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这些官。这人执法特别严,后来朝廷派他当关右大使,结果在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的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给杀了。
郦道元从小就爱看书,各种奇书都看。小时候跟着他爹去山东,就到处打听水道的事儿。后来又跑了不少地方,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到处考察河道沟渠,还收集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最后把这些写成了一部《水经注》,整整四十卷。
而且他的文笔特别好,写得生动又优美,这部《水经注》不光是地理书,简直就是山水散文集,算得上是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山鼻祖,对后来的游记散文影响可大了。他还写过《本志》十三篇和《七聘》这些文章,可惜都失传了。
生平
出身官宦
郦道元出生在河北涿州一个官宦家庭,他爹郦范年轻时就很厉害,在北魏太武帝时期当给事东宫,后来因为战略眼光好,成了军师,还当过平东将军、青州刺史。郦道元小时候,就跟着他爹在青州生活。
为官经历
刚开始,郦道元继承了永宁侯的爵位,按例降了一级成了伯。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迁都洛阳,他当上了尚书郎。第二年跟着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为执法清正,被提拔为治书侍御史。御史中尉李彪觉得他执法又公正又严厉,就把他从太傅掾的位置引进为书侍御史。后来李彪被仆射李冲弹劾,郦道元也被免职了。景明年间(500到503年),他被下放当冀州镇东府长史。当时的刺史于劲是顺皇后的爹,西征关中时都没到过这个州。郦道元在这儿当了三年官,为政特别严,老百姓都怕他,坏人都跑没影了,冀州被他治理得挺好。后来他又做了鲁阳郡太守,还上书朝廷建学校,推广教育,教化百姓。朝廷下诏说鲁阳以前是边境,没学校,现在可以建,像西汉文翁办学那样。郦道元在鲁阳的时候,老百姓都服他的威名,没人敢违法。
延昌年间(512到515年),郦道元当东荆州刺史,还是跟在冀州那样,用威猛的方式治理。结果当地老百姓跑到朝廷告他,说他太苛刻严厉,想让前任刺史寇祖礼回来。等寇祖礼回来,派了七十个士兵送郦道元回京,结果两人都因为犯了事被罢官了。
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郦道元当河南尹,管洛阳。后来奉诏去北方各镇,整编官吏,筹备军粮,准备防守边关。孝明帝把好几个镇都改成州,让郦道元和大都督李崇商量怎么设置,裁减去留。结果各镇叛乱,这事没弄成就回来了。孝昌初年,梁朝打扬州刺史元法僧,又在彭城反叛。朝廷让郦道元当持节、兼侍中、兼行台尚书,调度各军,按仆射李平的先例来。军队到涡阳战败撤退,后来郦道元追着打,杀了不少人。后来被授任御史中尉。
郦道元平时执政太严,豪强和皇族都挺忌恨他的。但豪强们也拿他没办法,反而显得自己没水平。有个皇亲元微诬陷他叔父元渊,郦道元把事实真相说清楚了,元沉冤得雪。元微就恨上郦道元了。
还有个汝南王元悦,宠信一个叫丘念的人,选州官都听丘念的。丘念还偷偷收元悦送的宅子,俩人还一起去那儿玩。郦道元查访到这事,把丘念抓进监狱。元悦赶紧上奏灵太后求情,太后下令赦免丘念。结果郦道元抢在命令前把丘念给杀了,还揭发了元悦的违法事。元悦这下更恨他了。
死得其所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十月,南齐皇族萧宝夤在长安叛乱。城阳王元徽本来就忌恨郦道元,就跟元悦合计,借刀杀人,怂恿胡太后派郦道元当关右大使去监视萧宝夤。萧宝夤觉得郦道元是来收拾他的,也认为是朝廷要算计他,就听了元悦的怂恿,派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亭围住了郦道元。驿亭在冈下,平时吃冈下的井水,但郦道元被围后,挖井十多丈都没水。没水就没力气,贼寇就跳墙进来了。郦道元和他的弟弟、两个儿子都被杀了。死前他还怒目斥贼,挺刚烈的。萧宝夤后来还是让人把郦道元父子埋了。事平后,朝廷追赠他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武泰元年(528年)春,魏军收复长安,郦道元灵柩运回洛阳,又被追封了一次,他三儿子郦孝友继承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