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是怎么建立元朝的-开启汉化改革 (忽必烈是怎么继承汗位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元朝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和忽必烈的汉化改革是分不开的,而元朝很快灭亡是和元朝皇帝忽视...
忽必烈建立元朝这事,其实挺有意思的。作为蒙古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王朝,元朝能统一中国,跟忽必烈的汉化改革分不开;可后来又很快灭亡,又跟后来皇帝忽视汉化脱不了干系。汉族文化对统一国家的影响,真不是盖的。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这大家都知道。蒙古族长期在蒙古高原游牧,骑兵厉害得很,冷兵器时代步兵基本不是对手,所以他们才能踏遍亚欧大陆,在中国这边,忽必烈就建立了元朝。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从小教育就挺特别的。他老妈特别喜欢汉族文化,早早地就找汉族文人教他读书写字。所以儒家文化对他影响特别深,他一直挺向往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总想着自己也能搞出点大事业,成为名垂青史的皇帝。
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元,汉化改革就这么开始了。改革过程中,他跟那些顽固势力斗得挺凶。比如蒙古族习惯了马上得天下,也想马上治天下,还留着部落那套老习惯——占领城池就屠城,有用的全带走,带不走的全烧了。这哪行?城镇经济都被毁了,老百姓也遭罪。所以忽必烈一上台就下令:屠城?不行!哪个将军敢乱来,严惩不贷!
游牧是蒙古人的老本行,他们习惯了放牧,所以贵族里就有种想法:占领地方后,把有用的拿走,没用的捣毁,种上牧草。这可把农业坑惨了——农田变牧场,粮食产量年年降,老百姓日子苦哈哈。忽必烈不管贵族怎么反对,听汉族官僚的话,硬是把大量农田恢复过来,农业又活了,蒙古人和汉人的矛盾也缓和了不少。
国家政治建设上,忽必烈也按汉族传统来。他没照搬三省六部,搞了个一省制,中央设中书省,直接管六部,握着全国最高行政权。这么搞不是不懂制衡,是为了提高效率。但问题也来了:中书省长官权力太大了,皇帝要是偷懒,丞相就能压着王权。后来元朝末年,宰相甚至能决定谁来当皇帝,权力太大,也为元朝早亡埋了雷。
跟少数民族打交道这块,元朝给后人留了个重要例子——设了个宣政院,专门管宗教和西藏事务。这下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中央开始真管西藏,多民族国家又往前走了一步。
地方管理上,忽必烈吸取了汉族王朝的教训,加强了控制,但又避免人手太多。所以搞了行省制,行省是中书省派出去的,长官管地方政治、经济、军事,但他们是中央派过去的,不能割据。这奠定了现在省制的基础,影响一直到现在。
忽必烈的汉化改革,给元朝的繁荣打下了结实底子,也缓和了蒙古和其他民族的矛盾,促进了多民族国家发展。可惜啊,这改革没坚持下去,他儿孙们又搞回蒙古老一套,跟汉人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元朝就这么短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