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李益的一首七绝-揭秘李益的婚姻故事 (边塞诗人李益做过官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诗至盛唐,诸体皆备,其中有一种风格的诗作,思想深刻、想象丰富,艺术性极强,这便是边塞诗了,边塞诗是以边疆风光、将士们的生活以及战...
诗到了盛唐,各种体裁都玩得溜了,边塞诗就是其中特别牛的一种——思想深刻、想象力拉满,艺术性直接拉满。
边塞诗嘛,顾名思义,写的就是边疆风光、将士们的日子,还有上战场立功那点事儿。从初唐到晚唐,这三百年里边塞诗就没断过,攒了近2000首好诗,这数量其他朝代还真比不了。
咱们熟知的边塞诗人,有骆宾王、王昌龄、高适、岑参,连李白、杜甫、王维这些大诗人都写过几首边塞诗。

到了大历年间,陇西李氏又冒出个边塞诗人,叫李益。可能不少人听到“李益”这个名字有点懵,但他甩出来的几句诗,你肯定听过。
比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是不是有点印象?
说边塞诗,绕不开李益,但比起诗名,李益在历史上更出名的,反而是他那“负心汉”的名声。
李益的恋爱八卦
唐朝有个叫蒋防的,写了篇《霍小玉传》,现在看有点像纪实小说。讲的是霍小玉的爱情故事,女主是霍小玉,男主,就是李益。

李益当时妥妥的国民老公,家里有矿又有才,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可能是想模仿那些风流雅士,搞个才子配名妓的佳话,经鲍十一娘牵线,认识了当时的顶流名妓霍小玉。
霍小玉本是霍王的女儿,霍王一死,她因为妈妈是王府婢女,被赶出王府,没办法只能沦落风尘。
李益一看霍小玉,长得漂亮又有才,俩人迅速坠入爱河。霍小玉挺喜欢李益,但又愁自己身份配不上他。李益知道了就拍胸脯发誓,说绝对不甩了她。还拿出白娟,写了封情文并茂、甜掉牙的情书。
两年后,李益被任命为郑县主薄,要去上任了。霍小玉又跟他念叨自己的担心,李益让她安心等着,说会派人接她。
结果李益家里长辈早给他定了一门亲事,是他表妹卢氏。李益不敢违抗长辈,只能辜负霍小玉。因为违背了誓言,他干脆断了消息,想让霍小玉慢慢死心。
可霍小玉哪能忘啊?她变卖家财,托了无数人打探李益的消息。李益心里其实还有她,但一想到愧疚就躲着不见,想着时间长了霍小玉就能放下。可“情”这东西,哪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霍小玉相思成疾,躺在病床上,眼看就要不行了。临死前终于见着李益一面,她指着李益骂:“我是个女人,命运怎么这么苦!你是个大男人,怎么能这么没良心……”
说完大哭几声,人就没了。李益当时特别悲痛,跟着料理了霍小玉的后事,想补偿她。结果霍小玉死后,他跟老婆一直处不好,前后又娶了三次妻,估计心里是真有疙瘩了。
李益负心之名,实被抹黑
虽然《霍小玉传》被不少人吹成中唐传奇的巅峰之作,但后来不少学者扒出来,这故事八成是蒋防瞎编的。
李益和蒋防是同一时期的,他们当官的时候正好赶上牛李党争,俩人分属不同阵营,是政敌。这篇传奇,其实就是蒋防把一些事东拼西凑、夸张编出来的,专门用来抹黑李益的。
当时用小说抹黑政敌太常见了。比如牛党的白居易,因为李党得势,被贬成江州司马,他弟弟白行简就写过《李娃传》黑过李党的人。
一首《写情》令人动容
可惜蒋防文笔太好,《霍小玉传》传得太广,李益背了上千年的负心郎骂名。但其实有首特别痴情的七绝,也被说是他给霍小玉赔罪写的,就是这首《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簟”就是竹席嘛,第一句说主人公躺在漂亮的竹席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全是事儿。为啥呢?因为和千里之外的佳人约好了见面,结果对方突然变卦,所有山盟海誓、深情款款,一晚上就全泡汤了。
用现在话说就是失恋了。从这以后,就算月亮再亮、风再舒服的晚上,没心爱的人在身边,也没心情看了。就让那月亮自个儿下西楼吧,反正看了也只会想起以前的好日子。
要是按《霍小玉传》的剧情来看,这首诗确实像霍小玉的心境。清朝的郭麐就说,这诗写得这么痴情、这么让人心疼,李益怎么看也不像《霍小玉传》里那种没心没肺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