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汉献帝极为信任的重臣王允为什么那么着急杀掉蔡邕 (汉献帝即位)

东汉末年,朝廷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那么王允作为汉献帝极为信任的重臣,他为什么那么着急杀掉蔡邕?今天趣历史小编就来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王氏本来就是山西有名的望族,家中世代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多年...

admin
东汉末年,朝廷那点事儿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王允作为汉献帝跟前特别信得过的大臣,为啥那么急着弄死蔡邕呢?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王家本来就是山西那边特别有名的大族,祖祖辈辈都在朝廷里当大官,这么多年经营下来,王家在朝堂上、朝堂外都有不小的面子。王允在王家这一辈里挺受重视的,脑子灵光,肚子里墨水多,古今的事儿门儿清。从小受家里影响,他就立志要把国家放第一位,忠心耿耿报效朝廷,死了都值。 这么着多年熬下来,王允总算成了汉献帝跟前能说上话、特别信任的大臣。可问题是,皇帝没实权啊,董卓那个大老粗把持着朝政,王允只能暗地里琢磨怎么除掉董卓,救救汉室,救救皇帝。 最出名的那招就是王允用貂蝉离间吕布和董卓,美人计一使,董卓那摊子事儿就散架了,可见王允这脑子多好,看人心看得也准。后来吕布杀了董卓,表面上汉献帝的统治好像开始了,但实际上,东汉末年那会儿,皇帝根本说了不算,全是手里有权的大臣说了算。 推翻董卓的功劳主要在王允身上,所以之后朝政就落他手里了。按理说,为了彻底把汉室从水里火里捞出来,王允该收拾董卓的旧部,该惩处那些外戚大臣,甚至该去讨伐自己称帝的袁术、袁绍他们,可他倒好,啥也没干,先对蔡邕下了手。 官场这地方,说白了就是站队,你站我这边,我站你那边,不同阵营掐架,那才是家常便饭。本来当侍中的蔡邕早跟王允说好了,互相帮衬,除了他们俩,还有太监和外戚那一派。那问题来了,剿灭董卓之后,为啥非得急着弄死蔡邕呢? 第一个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王允这人吧,对朝廷是忠的,也有才,脑子活,就是性子太刚,认死理,之前没少得罪太监,差点被整死,直到董卓掌权才回了朝。因为自己势力不够,又看董卓欺负小皇帝,他才想除掉董卓。为此,他表面上给董卓出主意,暗地里使坏瓦解董卓的团伙。这招确实管用,但对文人来说,用的这招吧,确实有点不上台面,不光彩。后来知道这事的,就有当时挺有名的人——蔡邕。 蔡邕在东汉末年那是响当当的名士,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史书古籍,没他不通的。就连他闺女蔡文姬,后来都是赫赫有名的才女。那时候蔡邕主要就是编真实的历史,就跟后来的司马迁差不多,专门编真实的历史。这人特较真,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要求高得很,宁可丢了命也不肯瞎吹捧。 王允做的事儿,为了汉朝不假,但手段和过程都得写进史书,他自己看了可能都觉得臊得慌,更在乎后人的评价。他又不能劝蔡邕改历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蔡邕弄死了,省得留后患。 第二个原因,大概是心里的猜忌。蔡邕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崇拜他、想跟着他的人一大堆。谁不佩服有才的人呢?董刚掌权那会儿也这样,他知道自己就是个粗人,不懂怎么治国,得需要能人帮忙。就想到了蔡邕,可蔡邕之前跟王允一样,被太监逼得辞官回家躲起来了。董卓请他出山,本来是求贤的姿态,蔡邕不愿意,因为董卓名声太差,又昏庸又好色,还欺负小皇帝,蔡邕不想跟他混。可董卓拿蔡邕家人威胁,他没办法,只好答应进朝帮董卓干活儿。 那段时间,董卓对蔡邕挺尊重,有啥事儿都问他,就算有分歧,也先听蔡邕的,可见董卓是真信他。可能是因为董卓对他不错,所以董卓被杀之后,蔡邕一点没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后汉书》里记载,蔡邕就是“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大概就是脸上一点也没有“终于死了”的痛快样,反倒是为董卓叹了口气,脸色都变了。 这表情让王允全看眼里了,当时就冲蔡邕发火:“董卓就是个窃国贼,抢了汉室江山,你当臣子的,该跟他一样恨才是,你倒好,只想着他的好,忘了自己的本分,这不是不忠吗?”从当时情况看,蔡邕是有点不妥,但也不至于让王允这么气急败坏。只能说王允这人本来眼里容不得沙子,恨董卓,也希望跟他一样的人也恨,结果看蔡邕这模样本,觉得他两面三刀,心里就不痛快了。怕他为了点好处倒戈,也可能因此想杀他,这么看,王允杀蔡邕也算说得过去。 再一个可能,就是为了权力。在整个东汉那会儿,王允其实不算特别拔尖的人物,有是有才,但性子太直,朋友不多,所以当时名气不大。王允想出名,就得抓住机会给朝廷立功,正好董卓掌权欺负皇帝,他用计策除了董卓,这下名声可算到顶了。 名声有了,又受汉献帝看重,成了东汉政府实际掌权的人。这时候他最该做的就是稳住政权,防止董卓余党反扑,所以收拾董卓旧部是必须的。虽然蔡邕是自己人,但他情况特殊,被董卓重用过,本身威望也高,只要他在,王允执政就不顺,得受约束,搞不好权力还会旁落。这对好不容易拿到权力的王允来说,绝对不能忍,所以得杀蔡邕,免得后患。 后来有学者说,东汉末年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其实挺不客观的。毕竟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谁能没点错呢?就说王允,他为朝廷用计除董卓,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为了君主和汉室天下,但不能说他没私心,毕竟之后他成了百官之首,手握大权。 虽然他杀蔡邕被当时和后世的文人骂,但看蔡邕这人,本来立场就不太分明,王允却正好相反,非黑即白,俩人根本不是一路人,后来出这事儿,也算情理之中吧。


上一篇: 为何会在夺嫡中失败-八贤王允禩很有才能 (为何会在夺嫡之后死亡) 下一篇:形象如何-正史中的王允是什么样的人 (形象如何描述)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