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会在夺嫡中失败-八贤王允禩很有才能 (为何会在夺嫡之后死亡)

一直到今天,康熙晚年那一段皇子夺嫡,仍然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史实,数清朝几百年历史,或许再没有一段时期,能像康熙晚年一样,因为皇位争储,而在朝堂后宫掀起如此大的风浪,也再没有在哪一段时期,能像那段时...

admin
说到康熙晚年的皇子夺嫡,现在提起来还是让人津津乐道。清朝几百年历史里,估计再找不出第二个像康熙晚年这样,因为争皇位在朝堂后宫闹得鸡飞狗跳的时期了,更没哪个时期像那时候,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有本事、有手段的皇子。 不过话说回来,当皇帝的,选继承人这事儿向来头疼。选个人不难,难的是选个真正有实力、能管好天下的。你看乾隆,为啥在继承人问题上磨磨唧唧下不了决心?很大原因就是一直找不到个能放心托付江山的人。 对于康熙来说,他幸运的是少了这个问题的烦恼,他的儿子们个个都很争气;然而不幸的却也是因为争气的儿子太多,而皇位又只有一个,才有了让他头疼不已的九龙夺嫡之争。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两位主角就要算是四皇子和八皇子了。大家都知道,最终是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了大清的继承人,后来他用铁腕查贪腐,确实给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底子,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而八阿哥虽然最后争储输了,但没人怀疑他的本事。不少史学家觉得,就算八阿哥登基,以他的能力也能干出点事儿来。就连雍正帝都说:胤禩这人聪明能干,本事大得很,朕知道他能办大事。甚至还承认自己也就“跟他差不多”水平。 但这场夺嫡里,八阿哥输得挺惨的。要说声望,他在大臣和皇子里是最高的;要说实力,他也不差,文武双全,办成过不少事;要说康熙对他的喜欢,17岁就封贝勒,是当时年龄最小的,后来还多次让他跟三阿哥一起处理政务,帮裕亲王管广善库、重建东岳庙,这些都说明康熙挺看重他。 然而,最终,却是康熙亲自斩断了八阿哥争储的所有可能性。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去热河,八阿哥本该跟着,结果因为母亲忌日,他去祭奠了,没在身边。这本来也没什么,坏就坏在他托太监给康熙送的老鹰快死了,康熙一看就炸了,觉得八阿哥在咒他,立马把所有皇子叫来,骂胤禩,还说:“从今往后,朕和胤禩,父子情分没了。”这就是“毙鹰事件”,直接把八阿哥争储的路给堵死了。 其实一开始,康熙也挺喜欢八阿哥的,那后来为啥变心了呢?关键在第一次废太子。当时太子胤礽犯了错,康熙一气之下废了他。但康熙当时也没彻底死心,还想着把太子复位,跟大臣聊天时也透过这意思。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在朝上说让大家从阿哥里选个新太子,保证听大家的。康熙本来琢磨着,大臣们肯定懂他心思,该说复立废太子,他再顺水推舟。没想到,大臣们居然联名推举八阿哥!康熙又惊又火,这才发觉八阿哥的势力已经大到让他都没想到的地步了。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琅琊榜》里祁王?这人宽厚贤德,朝堂内外都深得人心,好到梁帝都怕,万一祁王振臂一呼,天下人都跟着他反了自己,皇帝的威严还剩啥?这估计是当皇帝的通病吧——他们当然是父子,但首先更是君臣。当臣子(哪怕是儿子)威胁到君主地位了,君主肯定想尽办法剪除他的羽翼。 正因如此,康熙对八阿哥的态度一下子就冷下来了,朝堂上没少打压他。八阿哥精着呢,他不是不知道康熙忌惮打压他,也知道康熙最恨结党营私。但八阿哥有个现实问题:他母家出身低,没势力可依靠,只能靠朝臣和其他阿哥,想得到支持,私下联络少不了。这在康熙眼里,就是结党营私,绝对忍不了。 所以,要么跟朝臣断绝往来,那等于直接放弃争储,安安分分当个皇子,康熙才不会防着他。但这显然不是有野心的八阿哥会选的路;他只能接着谋划,结交朝臣,暗中布局,结果等康熙的雷霆手段砸下来,一切又都白费了。 其实啊,康熙打压八阿哥,除了讨厌他结党营私,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八阿哥不是他理想中的皇帝。康熙晚年,贪污腐败严重,朝政都烂了,王朝其实快不行了,康熙心里门儿清,但自己已经没力气改了。下一任皇帝更需要雍正这样铁腕的人,能毫不留情整治官僚、改善民生。正因雍正十三年拼命干,才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不然清朝估计从康熙晚年就开始衰败了。要是八阿哥登基,他本来就得靠朝臣支持,就算有本事,也肯定做不到雍正那样不近人情地打压大臣,改革肯定难推行,说不定就没后来的盛世了。
为何会在夺嫡中失败-八贤王允禩很有才能 (为何会在夺嫡之后死亡)(图1)

其实最开始,八阿哥也是备受康熙喜爱的,是什么让康熙改变了心意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废太子。当时,皇太子胤礽犯下过错,康熙震怒之下废了太子。但是当时康熙并没有完全的下决断,对于废太子胤礽,他仍然抱有希望,想要复立太子,和大臣私下谈话时也有流露出此意。当他以为时机差不多了,在朝堂上提出,让大家在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并说一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当时康熙想的本来是,大臣们都了解他的心意了,应该会说复立废太子,到时候他再顺杆而下,恢复废太子的储君位。然而,让康熙没有想到的是,事情没有按照他想象的进行,朝中大臣反而联名推举八阿哥胤禩。这让康熙诧异又愤怒不已,不知不觉间,八阿哥的势力已经成长到一个他都没有想到的高度。

为何会在夺嫡中失败-八贤王允禩很有才能 (为何会在夺嫡之后死亡)(图1)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琅琊榜》中的剧情,祁王宽厚贤德,无论是朝堂内还是朝堂外,都深得人心,得人心到梁帝都不由得怀疑,只要祁王振臂一呼,天下都会联合祁王反了自己,自己当皇帝的威严何在?这大抵是大多数为人君者的心情,他们当然是父子,可在父子之前,他们更是君臣,当臣子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君主首先就会想尽办法剪除臣子的羽翼,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正因如此,康熙对八阿哥的态度一落千丈,屡屡在朝堂上打压他。八阿哥何等精明,他并非不知道康熙对自己的打压忌惮,也知道康熙最痛恨自己结党营私。但是摆在八阿哥面前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母家卑微,并无势力可依仗,他能依靠的只有朝臣阿哥,想要获得其他人的支持,私下里自然不能缺少联络。而这在康熙眼里,这却是无法忍受的结党营私。

所以,要么和朝臣断绝往来,也就相当于断绝了自己争储的念头,安安分分做个皇子,康熙才不会忌惮他,但这显然不是有野心的八阿哥能做出来的选择;他只能继续谋夺下去,结交朝臣,暗中部署,然而等康熙的雷霆手段下来,一切又都化为乌有了。

其实,基于康熙的立场,打压八阿哥,除了厌恶他结党营私以外,或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八阿哥不是他理想中的那个皇帝。康熙晚年,贪污之风盛行,朝政腐败,其实王朝已呈颓败之相,康熙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然而他已经无力去改变,下一任皇帝更需要的是雍正这样有着铁血手腕,能够毫不留情去治理官僚队伍,改善民生的皇帝,也正是因为有了雍正十三年的勤政,才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否则清朝应该早从康熙晚年就呈衰败之相了。而若是八阿哥继承皇位,他本身就是靠朝臣的支持才能走上皇位,一旦登基,虽然也有实力,但必定不能做到像雍正那样不顾情面的打压朝中大臣,朝政改革必定难以进行,或许也没有后来的盛世了。


上一篇: 雍正帝第六子-被过继给果亲王允礼-弘曕 (雍正帝第六子弘曕) 下一篇:汉献帝极为信任的重臣王允为什么那么着急杀掉蔡邕 (汉献帝即位)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