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贼土匪们为何敢抢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宋朝时期 (山贼土匪们为什么被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朝时期山贼土匪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疑问,那些杀人如麻的山贼土匪们是否会抢劫...
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有人好奇:那些山贼土匪,会不会抢进京赶考的举子啊?
有人觉得山贼讲“道义”,不抢举子,但真不是这么回事。至少在明代之前,举子可是山贼眼里的“大肥羊”,抢他们简直成了宋朝的治安难题。
宋朝确实挺繁华的,文化科技商业都牛,但科举制度和明清不一样,举子们的路费特别少。
那时候有“穷家富路”的说法,举子们为了路上宽裕点,出发时就带足丝绸、茶叶这些货,边走边卖,攒盘缠。
再加上举子们手无缚鸡之力,身上有钱有货,可不就成了山贼眼里的“待宰羔羊”嘛。
而且宋朝那会儿,农民起义小四百次,落草为寇的人不少,官府有时都抓不过来。所以山贼胆子特别大,不光在穷山僻壤出没,还爱往热闹地方钻,举子扎堆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热门打卡点”,沿途黑店也多,举子们得时刻绷紧弦。
到了明清就好多了,一方面举人地位高多了,有优免特权,说话也硬气,出行有朝廷车马补贴,进京赶考路费不发愁,过路费免了,住驿馆还能拿“火牌”白吃白住。
山贼打劫也得有利环境。宋朝时汴河沿线防守松,州县交界处偏僻,都是天然的打劫好地方。
明清就不一样了,这些有利条件被收拾得七七八八。驿路又宽又直,据说能并排走十五骑,清代南北都成了官马大路,就算偏远边陲也有宽官路,举子们上京都走官路。
这么严密的交通网,管理也特严格。十里一递铺,六七十里一驿站,还有士兵守着。朝廷把漕运驿路稳定算官员考核里,别说路坏了要罚,闹山贼更要罚,官员们都上心得很。
这么一来,山贼还敢抢举子?想都别想。不是他们不抢,是社会越发展,交通管得越严,他们不敢动“官马大路”“驿路”和举子的心思,这才是真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