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他抠到了什么程度-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那么抠门 (抠了是什么意思)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和一个凡事斤斤计较,尤其是在钱的问题上抠门抠到家的人有太多来往吧,抠门这个词,一向用来指代爱财如命而且舍不得付出的人,...

admin

抠门这个词,现在听着好像不是啥好词,专指那种爱财如命、抠抠搜搜的人。但你敢信吗?古代当皇帝的,居然也有个最抠门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这皇帝抠门起来,能有多夸张?咱们今天就来唠唠。

赵匡胤出身不算多好,早年日子挺坎坷,后来“黄袍加身”当了开国皇帝。可富贵了,他还是改不了抠门的毛病。皇宫里的窗帘?便宜青布做的;衣服?跟小官吏似的,洗了穿、穿了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里,可真少见。

想看帝王奢靡不奢靡,看内宫人数就知道了。赵匡胤的内宫,那叫一个简朴,宦官才五十多个,宫女两百多。他还嫌多,遣散了五十多个自愿出宫的。

他抠到了什么程度-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那么抠门 (抠了是什么意思)(图1)

他称帝后,北汉还没统一。有次亲征北汉,正好赶上七夕节,给太后和皇后的节礼?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千钱为一贯)。这节礼,搁现在看,估计连顿像样的饭都吃不上。

他女儿永庆公主有次穿件新衣服,上面缝着五彩金丝和孔雀羽,阳光下闪闪发光,挺好看。赵匡胤一看就让她脱了,以后别穿。公主不乐意,说:“宫里翠羽多,我公主穿啥要紧?”他直接怼回去:“正因为你是公主,穿这么招摇,别人学样。齐桓公喜欢穿紫衣服,全国都跟着,紫布都贵几倍。你这衣服多贵?别人学,全国得浪费多少钱?你现在日子够好了,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光对家人,他自己也抠。有次半夜起来特想吃羊肝,左右说“皇上您吩咐”,他却说:“我要说了,每天得杀一只羊!”结果硬是没吃。

他这么抠,其实也有苦衷。五代十国的国君和官吏个个挥霍,民间经济弱。他当了皇帝,就想改变这风气,让老百姓日子好过。他这么一搞,北宋初期士大夫都跟着节俭,州县官上任不搞排场,小官甚至穿草鞋拄木杖徒步。

他抠到了什么程度-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那么抠门 (抠了是什么意思)(图1)

他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让宋朝攒了不少钱。打仗还得了不少宝贝,光后蜀的金箔,水陆运十年都运不完。他把财宝全放国库,只有国防、赈灾才用。建国没多久,32个国库就堆满了金银锦帛。

对自己抠,对国家可大方。面对强敌,他不硬打,攒钱买地盘,比如想用钱从契丹手里买回燕云十六州。“杯酒释兵权”时,更是用钱换兵权,跟将领们说“多积金银,厚自娱乐,给子孙留产业”,最后将领们乖乖解甲归田,比其他朝代杀功臣高明多了。

他抠到了什么程度-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那么抠门 (抠了是什么意思)(图1)

当然,他用来“买通”大臣的钱也不少。宰相范质生病,他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钱两百万;开国元勋赵普生病,又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这跟太后皇后的节礼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大宋,十几年就政权稳定,这跟赵匡胤的大公无私和治国分不开。宋朝后来成了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就像史学家陈寅恪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上一篇: 石守信为什么要横征暴敛-竟是为了消除宋太祖的疑心 (石守信为什么能放弃兵权) 下一篇:宋太祖是如何对待柴家人的-大臣建议是杀了柴荣的幼子 (宋太祖是如何分割宰相权力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