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底有多牛-盘点北宋五大武将世家 (他们有多重)
北宋王朝虽然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却出现了不少武将世家,所谓武将世家,指的就是将门之家,历代都出名将的家族,正是由于这些武将世家的存在,北宋王朝才得以能够延续,这些武将世家名将辈出,捍卫着赵宋的江...
北宋明明搞“重文轻武”,可武将世家倒是一点没少。说白了,就是祖祖辈辈都出猛将的将门。这些家族撑着北宋的江山,不然赵宋可能早就玩完了。北宋有名的将门大概五个,你知道几个?咱们今天就唠唠。
一、曹家将
要说名气,曹家将可能不如杨家将响,但论起显赫,曹家在北宋武将家里排第一,没跑了。曹家第一代是开国名将曹彬,跟着灭了后蜀,后来又带十万大军平了南唐,立了大功,被封枢密使、检校太尉,还做了忠武军节度使。宋太宗上台后,曹彬照样受重用。999年曹彬去世,追封中书令、济阳郡王。
曹彬七个儿子里,六个都是武将,最出名的就是曹璨、曹玮,俩人战功赫赫。第三代代表是曹佾,官至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济阳郡王。第四代曹评当过马军副都指挥使,曹诱也做到了安德军节度使,管过禁军的马步军。曹家这些将领,好多都掌过禁军,当过节度使,是真的牛。

二、杨家将
咱们听杨家将的故事听多了,小说演义写得热闹,但历史上的杨家将,跟小说里还是不太一样。杨业是杨家第一代,本来是北汉的将领,后来才归顺北宋。打仗那叫一个猛,契丹人都怕他,管他叫“杨无敌”。980年雁门关之战,杨业带着人把辽军打爆,威震契丹。不过杨业功劳太大,又是降将,招人眼红。986年,杨业在陈家故口兵败,为国捐了命。
杨家第二代是杨延昭,接了老爹的班,继续守北方打辽军,立了不少功,官至高阳关副都部署。第三代其实没有杨宗保,那是小说编的,历史上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杨文广先在西北跟西夏打,深得范仲淹赏识,后来又跟着狄青去南方平了侬智高的叛乱。官当到定州路副都总管,1074年去世,活了75岁。
三、高家将
高家将的开山祖是高琼,虽然不算北宋开国功臣,但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心腹,升官升得特别快。高梁河之战那会儿,赵光义跑得狼狈,第一个冲上去护驾的,就是高琼。后来高琼一直在军界当大官,宋真宗上台后,他成了禁军最高头头,还跟寇准一起撺�着宋真宗亲征,最后签了澶渊之盟。1006年高琼病死,活了72岁。
高家第二代全是武将,最出名的得数高继勋,平了四川叛乱,还把契丹军打得落花流水,都说他“料敌如神,屡战屡捷”。第三代是高遵裕,不过这哥们儿跟西夏打仗时太贪功,冒进导致宋军大败,被贬过职。据统计,高家五代七个人封王,北宋中后期也是响当当的将门。
四、折家将
折家不是汉人,是党项人,祖祖辈辈住在府州,从唐朝末年开始就一直跟着中原王朝混。因为折家常年跟北汉、辽国死磕,宋太祖直接给了他们世袭府州知州的特权。折家第一代是折德扆,第二代有折御勋、折御卿,第三代是折惟正、折惟昌、折惟忠,第四代折继宣、折继闵、折继祖、折继世。第五代折克行,第六代折可适、折可求。以上这些人在北宋都是名将,天天在战场上跟辽国、西夏死磕,战斗力爆表。史书说“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於宋者矣”。还有,折德扆的女儿,就是杨业的老婆,后来民间传说的“佘太君”。
五、种家将
《水浒传》里老提“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说的就是种家将的人!种家将是北宋跟西夏打仗时起来的,第一代是种世衡,他在边关待了好些年,囤粮、搞贸易,不用朝廷操心,还招兵买马,对士兵特别好,大伙儿都肯为他卖命。种世衡三个儿子种古、种谔、种诊,全是名将,号称“三种”。
第三代就是种师道、种师中,也就是“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种家常年跟西夏干仗,北宋最精锐的“西军”就是他们带的。后来跟金朝打仗,种师中战死沙场,种师道病死京城,种家也就跟着衰败了。不光种家,其他几个武将世家,跟着北宋一起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