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宋一代柱石之臣-王夫之为何称其为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

admin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中了进士,一开始是当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后来被召到史馆。接着一路升官,做到了礼部侍郎,还兼着太子宾客,给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当过老师。等到真宗997年即位,李沆直接被拜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差不多就是副宰相了。第二年更是成了平章事(宰相),还监修国史。之后又换了中书侍郎,当过东京留守,官职越升越高,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都加过。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宋一代柱石之臣-王夫之为何称其为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图1)

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死后被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后来到了1022年,还配享了真宗的庙庭,算是进了皇家祠堂。宋理宗的时候,他成了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连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都让他从祀历代帝王庙,这待遇,没得说。

李沆当宰相挺有一套,主张清静无为,治理国家时特别注重吏治,尤其喜欢劝诫皇帝别太骄奢。所以当时人称他为“圣相”,史书说他当宰相“光明正大”,连王夫之都夸他是“宋一代柱石之臣”。不过他好像不怎么写诗,《全宋诗》里只录了他三首。

李沆年轻时就爱学习,气度还不小。他爸李炳当时就跟人说:“这小子以后肯定能当大官,位极人臣。”果不其然,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他中了进士甲科,一开始是当将作监丞、潭州通判,后来因为郊祀的恩典,升了太子右赞善大夫。在潭州当通判的时候,转运使赵昌言就觉得他“有台辅之量”,专门向朝廷举荐了他。长沙的太守何承矩也对他特别好,觉得他是块“公辅”的材料,就是能当宰相的料。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他回朝当了著作郎。当时相府让他考试写约束边将的诏书,写完给宋太宗看,太宗看了挺高兴,让他以原职在弘文馆当值,还给了五品官服。

雍熙三年(986年),右拾遗王化基自荐,宋太宗就跟宰相说:“李沆、宋湜这俩人都有才,让他们一起考考看吧。”第二天,三个人都授了右补阙、知制诰。本来李沆的职位比王化基和宋湜低,但太宗特别把他提到三个人之首,还一人给了百万钱。李沆平时家里穷,欠了别人不少债,太宗另外又给了他三十万让他还债,挺贴心的。

雍熙四年(987年),李沆和翰林学士宋白一起知贡举。结果宋白把关太严,大部分举子都落榜了,搞得“谤议蜂起”。虽然骂的人很多,但没人怪到李沆头上,可能他当时没怎么掺和具体事儿?

端拱元年(988年),李沆升了职方员外郎,没多久又成了翰林学士。淳化二年(991年),他当同判吏部流内铨,把官员队伍整得清清爽爽,“澄汰流品,旌别淑慝,清通简要,时誉归之”。太宗挺喜欢他,有次陪太宗参加私宴,太宗目送他离开时还说:“李沆这人风度稳当,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相。”同年九月,升任给事中、参知政事,差不多又到副宰相的位置了。淳化四年(993年)十月,他参知政事的职被免了,成了奉朝请。没多久他妈去世,他离职守丧,结果没守完就被起用,外放当升州知州。还没走呢,又改派去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

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寿王赵恒(后来的宋真宗)被立为太子,李沆升了礼部侍郎,和李至一起当太子宾客,太宗还特意让赵恒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李沆。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真宗即位。四月,任命李沆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咸平元年(998年)十月,李沆和兵部尚书张齐贤一起当平章事(宰相),李沆还兼着监修国史,参与重修《太祖实录》。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宋一代柱石之臣-王夫之为何称其为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图1)

咸平二年(999年)六月,李沆把重修好的《太祖实录》五十卷交上去。当时参与编修的人都升官了,就李沆死活不要,真宗也由着他。同年十一月,又加了中书侍郎的职。正好辽军来犯,真宗亲自北征,让李沆在东京(开封)留守坐镇后方。李沆当留守,没杀一个人,京城却安安稳稳的,挺厉害。

咸平三年(1000年)二月,李沆当元德皇后(真宗亲妈)的园陵使。真宗回来后,李沆到城郊迎接,真宗让他坐下喝酒,好一顿夸。

咸平四年(1001年)三月,李沆加了门下侍郎。

咸平五年(1002年)十一月,李沆加了尚书右仆射。十二月,和宰相吕蒙正一起兼了门下侍郎。

景德元年(1004年)七月初三,李沆早上上朝到待漏舍时,突然生病回家了。真宗赶紧派太医去给他看病,派去慰问的使者来了一拨又一拨。第二天(7月23日),真宗亲自跑到他家探望,还给了他五千两白金。真宗刚走,李沆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真宗听说后伤心坏了,又跑去灵堂哭,跟身边的人说:“李沆当大臣,忠心耿耿,人品端正,从头到尾都一样,怎么就没享长寿呢!”说完又哭了。接着就下令给他辍朝五天(他是一品官,按例只辍两天),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

为了表示恩宠,真宗还在别的宫殿为李沆举哀,把他弟弟、儿子、外甥、侄子都安排了工作:弟弟李贽当虞部员外郎,李源当太子中舍,李维当户部员外郎;儿子李宗简当大理评事;外甥苏昂、侄子朱涛给了同进士出身。还派了昭宣使李神福去管丧事。

景德二年(1005年)五月,李沆被葬回了河南府洛阳县贤相乡积润里,就在他爸李炳墓旁边。


上一篇: 宋朝的男人为何喜欢头戴簪花?这种审美又是怎么兴起的 (宋朝的男人为什么爱戴花) 下一篇:他们到底有多牛-盘点北宋五大武将世家 (他们有多重)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