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百年都没有收回的地方-朱元璋是怎么一年就收复回来的 (宋朝三百多年)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很好理解,二者所处的时局不一样,说起燕云十六州,稍微了解历史的人肯定会想到石敬瑭这位有名的,儿皇帝,,就是这位后唐的大将为了得到契丹人...
说起朱元璋收复燕云十六州,很多人都会好奇:为啥宋朝折腾了三百多年都没搞定,他一年不到就办成了?
其实这事儿得分时候看,俩人面对的局势压根不一样。

稍微懂点历史的肯定知道石敬瑭这位“儿皇帝”,为了当皇帝,直接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帮辽国起了个“好头”。你要说当时不割让,辽国那会儿想南下,燕云十六州就是座大山,天然屏障。结果屏障没了,辽国直接起飞,中原腹地一下子暴露在北边,后晋没多久就完犊子了,宋朝更是被这事儿坑了几百年。
从公元936年到959年,中原人就没忘了这片地,后周柴世宗都打到幽州了,可惜半路病倒,回去人就没了。赵匡胤接手宋朝后,觉得直接跟辽国硬刚太难,就搞了个“先易后难”,先收拾南方那些小割据,攒点家底。
赵匡胤在位时,南方基本平了,北边就剩个北汉,结果他突然“暴毙”了。赵光义上位本来就有点尴尬,“烛影斧声”的疑云一直没散开,为了让大家别盯着这事,他直接拍板北伐。北汉是灭了,但自家老本也赔进去了,还被辽国揍了一顿,这下彻底怂了,还搞出个“阵图”,遥控指挥打仗,简直离谱。
很多人说宋朝“重文轻武”怪赵匡胤,其实冤枉他了。“杯酒释兵权”是收了老将的权,但也提拔了新人啊,比如曹彬。他是不太信武将,但也没彻底轻武。真正“作死”的是赵光义,北伐一败,整个朝廷对武将都没信心了,这才开始“重文轻武”。

赵光义这一败,不仅把攒的家底败光了,还让宋朝对收复燕云彻底没了底气,这片地后来就成了辽国的地盘。
到了靖康之变,宋朝终于把辽国熬得快没了,眼看有机会收回燕云,结果自己先不行了,还招来了更狠的金国,这下连中原华北都丢了,南宋只能缩在南方,燕云十六州彻底没戏了。两宋加起来319年,这片地就没回来过。
其实不难想,辽国比宋朝早建,宋朝刚起来时,辽国已经鼎盛几十年了,还学了汉人的技术,宋朝想轻松夺回来,太难了。而且啊,王朝开国那几代皇帝最有机会,赵匡胤突然没了,赵光义又瞎搞,后面更别提了。
仔细看北宋君臣,不管英明还是昏庸,都惦记着燕云十六州,但就是收不回来。
可到了公元1367年,朱元璋把元朝灭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和中原华北,不到一年就搞定了。
为啥宋朝300多年干不成,朱元璋一年不到就办了?
因为朱元璋面对的局势,跟宋朝人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朱元璋的情况,可比宋朝人简单多了。
要知道,赵匡胤建宋朝时,辽国已经安稳发展几十年,中原各地还在混战,谁有空管塞外的辽国?正是这功夫,辽国做大了。这就跟清末民国似的,咱们自己打得不可开交,哪顾得上被俄罗斯占的地?现在咱们强大了,有些地还是收不回来,一个道理。

朱元璋北伐那会儿,元朝早就风雨飘摇了,跟个纸糊的一样,稍微有点实力就能推倒。当然,朱元璋建国也不容易,他真正的对手是陈友谅、张士诚这些起义军,不是元朝。等他把内部搞定,北伐就跟推倒多米诺骨牌似的,轻松得很。
要是最后赢的是陈友谅或者张士诚,他们北伐一样能收回北方失地。可惜啊,他们遇到了更牛的朱元璋,这功劳就只能落在头上了。
时局不一样,对手强弱也不一样,宋朝惦记了三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一年就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