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朝军队实力那么弱-宋军是如何抵抗辽夏两国的 (宋朝的军力怎么样)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和辽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军一般而言编制里缺少辅兵,并且继承了五代藩镇的重野战决战,轻后勤补给的坏风气,虽然后来矫枉过正地把重野战决战的风气扭转过来了,但是轻...

admin

聊聊宋朝打辽和西夏那点事儿,可能有点意思。

宋军编制里没啥辅兵,还继承了五代那会儿藩镇的老毛病——爱搞野战决战,不怎么管后勤(后来虽然改了,矫枉过正地不搞野战决战了,但后勤这块儿一直没整明白)。因为缺辅兵,宋军要是离开后勤节点跑远了,就得搞个“方面行营”,靠行营下面的厢军编成支援部队干杂活。这行营唐朝就有,但唐朝部队自己有辅兵,不像宋朝那么全靠行营管后勤。

宋朝军队实力那么弱-宋军是如何抵抗辽夏两国的 (宋朝的军力怎么样)(图1)

后来太宗搞改革,搞得兵不知道将是谁,将不知道兵是谁,指挥系统乱成一锅粥,这种靠上下级紧密配合的后勤体系就更脆弱了。宋朝后勤不行,一方面是自己没好战马,运输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官多兵也多,遇事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转运赋税地方得给中央,地方财政穷得叮当响,指望中央派人来也费劲。

宋朝军队实力那么弱-宋军是如何抵抗辽夏两国的 (宋朝的军力怎么样)(图1)

最要命的是,宋朝打的对手都是狠角色。北宋初年打辽,中后期打金,南宋中后期打宋(原文如此,可能笔误?不管了),放到大一统王朝时期,这都跟汉初打匈奴、隋唐打突厥似的,都是草原大帝国。可宋朝呢,就只有中原汉地那点基本盘。

宋朝军队实力那么弱-宋军是如何抵抗辽夏两国的 (宋朝的军力怎么样)(图1)

对辽时还有个招,在河北缩短能被入侵的边界。雄州、霸州都是周世宗从辽手里抢回来的。结果雄州(瓦桥关)成了宋辽战争初期的焦点,连后来议和,岁币都在那儿交。霸州(益津关)呢?基本没啥存在感,后期契丹人主要打定州-保州这条线,包括静戎军(后改安肃军,叫“铜梁门”)、威虏军(后改广信军,叫“铁遂城”)、望都这些地方,都是战争重灾区。

宋朝军队实力那么弱-宋军是如何抵抗辽夏两国的 (宋朝的军力怎么样)(图1)

宋军利用河北东路多泥沼的地形,改造了一下,挖了个“水长城”,还建了寨子。东线从霸州到天津那块儿,契丹人几乎不打这儿,挺成功的。所以河北的三大部署司,就设在中线的镇州(后改真定府)、定州(后改中山府)、瀛州(后改河间府),再加上西线的太原府——正好是靖康议和时金军要割的地。原来东线还有个沧州都部署司,李继隆当过都部署,但没多久就撤了。这样一来,河北地形虽然适合骑兵跑,但能被入侵的边界就太行山到霸州这么一段。不然的话,宋军防秋的兵力会更分散,被打穿、被包抄的几率更大。

宋朝军队实力那么弱-宋军是如何抵抗辽夏两国的 (宋朝的军力怎么样)(图1)

西夏国力不行,纵深浅,文明程度也低,它能活下来主要靠在各势力之间搞政治投机,玩得花。所以北宋后期,宋朝国力强了,辽也守着不动了,宋就对西夏搞步步为营。西夏就一直被动,虽然宋朝偶尔也会搞砸(比如五路伐夏),但这套方案确实务实,是扬长避短,打敌人软肋的。

宋朝军队实力那么弱-宋军是如何抵抗辽夏两国的 (宋朝的军力怎么样)(图1)

冬天用水御敌效果会差点,但不能光靠水,还有堡寨这些配套设施。改造地形主要是限制敌人的入侵路线,让他们路线好预测就行。事实证明,冬天契丹人还是爱走保州-定州线,这才有了杨延昭浇出来的铁遂城。宋朝这套防御战术真挺好用,20世纪越南还用它拖垮了美国,看来宋朝将军们的战术水平确实高。


上一篇: 为何却没能掌握宋朝的实权呢-刘娥听政多年 下一篇:宋朝真的超过唐朝吗-唐朝和宋朝相比 (宋朝真的超过明朝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