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服上面的白圈叫方心曲领-这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 (宋朝官服上面是什么)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官服白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今关于宋朝的古装电视剧,不在少数,不过我们会发现宋朝的官员,他们穿的官服上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在领口会挂一个白色的大项圈...
宋朝官员的官服上,总有个显眼的白圈,你注意过吗?刷宋朝剧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他们领口总挂着个圆乎乎的白东西?跟宽袍大袖一配,莫名透着股严肃劲儿,这到底是啥玩意儿?

其实这白圈有个正经名字,叫“方心曲领”。最早能追溯到汉代,那时候官员衣服穿得层层叠叠,里面的领子把外衣领子顶得鼓鼓囊囊,看着乱糟糟的,不好看。有人就想了个招,在大衣里头垫个白领,把领子“压”平整,这就叫“曲领”,算是给衣服“打补丁”兼“塑形”。
到了唐代,这曲领升级了。里面衬了半圆的硬衬,领子就凸出来一点,更挺括。宋代以后又变了,改成上圆下方的白罗形状,上面圆,下面方,比唐代的半圆更规整些。

不光官员的官服有,皇帝的衣服上也有。这设计藏着老祖宗的宇宙观——“天圆地方”。上面那圈圆代表天,下面那块方代表地,暗合“天地如法”的意思,挺讲究的。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自己就是“黄袍加身”篡的位,最怕底下人学他造反。所以他把这“方心曲领”设计得特别有“内涵”。让官员们一低头就看见这白圈,提醒自己:啥身份,守啥规矩,别乱来。上面的圆说是“天命”,下面的方是“皇权”,把衣服和道德规矩绑一块儿,让大臣们时刻记着君臣的本分。

宋代衣服本来就挺接地气的,不像唐代那么华丽,朴素中带着威严。配上这个“方心领”,瞬间严肃起来,看着就端端正正的,气场一下子就出来了。
宋代之后,这方心领就成了官服标配,一直用到明朝。清朝剃发易服后,这玩意儿才慢慢消失。不过它的影响还挺大,日本、韩国这些周边国家的民族服装里,现在还能找到“方心领”的影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