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最后是怎么死的-蔡襄和蔡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蔡襄是好人吗)
蔡襄和蔡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要说起蔡襄,可能很多人对他的了解还没有蔡京更多,蔡京是,水浒传,当中的一大奸臣,残害忠良的事情做了不少,而蔡襄是宋仁宗、宋英宗时期的...
蔡襄和蔡京的故事,大家真了解吗?可能不少人说起蔡京,脑子里就是《水浒传》里那个奸臣,残害忠良,坏事做尽,但蔡襄呢?好像就没那么熟了。他俩到底啥关系?蔡襄是不是也是大奸臣?差别在哪儿?今天就来随便聊聊。
先说关系,他俩其实是同宗,都是福建仙游人,但关系远得很,八竿子打不着。蔡京后来还自称是他族弟,不过蔡襄那时候都去世好几年了,这攀亲有点牵强吧?而且年龄差得老多,蔡襄比蔡京大了整整35岁,蔡襄活跃的时候是宋仁宗年间,蔡京真正冒头得等到宋哲宗、徽宗时期,那会儿仁宗的曾孙都当上皇帝了,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

他俩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都是书法家。不过后来宋四家“苏黄米蔡”里的“蔡”,从蔡京换成了蔡襄,就因为后人太讨厌蔡京的为人。有人说蔡京书法其实比蔡襄好,蔡襄比苏黄米都早,却排最后,这也挺让人琢磨的。
那蔡襄到底是个啥样的人?他可不是奸臣,反而是北宋挺有名的好官。1012年出生,1030年就考上进士了,当过谏官、知州,还管过财政,哪儿都留下好政绩。在福州,他整治民间巫蛊害人的事儿;在泉州,他和卢锡一起建了万安桥,就是现在的洛阳桥,没这桥,当年过洛阳江可难了;在建州的时候,他还让人在福州到漳州七百里的驿道种松树,现在那些古松可能还有他当年种的功劳呢!
不光会当官,他还懂茶,写了《茶录》,总结怎么制茶、品茶;还写了《荔枝谱》,被夸成“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书法也牛,浑厚端庄,自成一体,宋四家里就有他。

那蔡襄咋死的呢?他当三司使管财政的时候,朝廷入不敷出,他挺会理财,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还写了改革方案,想帮朝廷解决“积贫”的问题,结果英宗皇帝根本不采纳,还把他官职给撤了。他在朝廷待不下去,就请求去外地当官。到了杭州还没多久,母亲去世了,他护送灵柩回老家。过了两年,也就是1067年,五十六岁就在家去世了。朝廷后来追赠他少师,谥号“忠惠”,也算是对他一生正直的肯定吧。
后来人在他墓前立了柱题联:“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说的就是他敢劝谏、办实事,造桥惠民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