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与蔡京同姓又同在朝为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蔡襄和蔡京)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同时也是书法家、茶学家,而北宋另一个出名的蔡姓名人就是蔡京,两人同姓,又同在朝为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们是同...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北宋名臣,还是书法家、茶学家。那会儿还有个姓蔡的名人叫蔡京,俩人同姓同朝当官,有啥关系没?

他们确实是同一时代的人,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都写字儿,后来蔡襄顶替蔡京成了宋四家。一个叫“庆历名臣”的端明殿学士蔡襄,一个五度拜相、贵为太师的蔡京。说来也巧,同乡、同姓、同宗、同朝代,算起来是堂兄弟。
不过吧,同宗是同大宗,关系远得很。蔡京倒是攀过亲戚,自称是他族弟,可蔡襄那时候都去世好几年了。而且蔡襄比蔡京大太多,蔡襄在宋仁宗年间就混得风生水起,蔡京真正活跃起来,得等到宋哲宗、徽宗那会儿——这俩皇帝,都是宋仁宗的曾孙辈了。
蔡襄,字君谟,号莆阳居士,逝号忠惠,福建仙游人。北宋的政治家、书法家、茶学家,写过《茶录》《荔枝谱》这些书。具体点说,他1012年出生,1067年走的,老家在仙游县枫亭镇。天圣八年(1030年)中了进士,当过馆阁校勘、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还当过翰林学士,在谏官岗位上以敢说话出名。
后来外放,当过泉州、福州、开封府的官。宋英宗上台后当了三司使,又以端明殿学士身份去杭州。1067年去世,追赠少师,谥号“忠惠”。他当官挺正直,哪哪都有政绩:福州时搞过民间蛊害,泉州时跟卢锡一起修了洛阳桥,建州时还让人种了七里驿道松,还搞出北苑贡茶“小龙团”。写的《茶录》是制茶品茶经验总结,《荔枝谱》被说成是“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诗也写得妙,书法浑厚端庄,自成一体,是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集》传世。
蔡京呢,字元长,也是福建仙游人,比蔡襄小不少,1047年出生,1126年死的。这人吧,是北宋最贪的权相,但字写得确实好。熙宁三年中进士,当过地方官,后来做到中书舍人、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年)当右相,后来官至太师,前后四次拜相,干了17年,四起四落古今少见。
他搞过花石纲,改盐法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年,太学生陈东上书骂他是“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他被贬到岭南,半路上死在潭州(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