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三国大将麴义的家世背景是怎样的-麴义的历史评价 (三国麴义是谁)

麴义可谓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将,据,英雄记,记载,…合战界桥南二十里,瓒步兵三万余为方陈,骑马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对绍令麴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

admin

麴义这哥们儿,在三国那会儿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大将,《英雄记》里写他打仗那叫一个狠——界桥之战,袁绍让他带八百兵当先登,一千强弩掩护,结果公孙瓒看他兵少,直接放骑冲过来。麴义的兵全伏盾底下不动,等敌人走近几十步,突然一起跳起来,扬尘大叫,往前冲,强弩跟下雨似的,射中必倒,当场砍了严纲一千多首级。公孙瓒的兵全崩了,麴义追到界桥,连破他殿兵,拔了牙门大旗,半路还救了被围的袁绍。这战绩,搁现在也是热搜常客。

三国大将麴义的家世背景是怎样的-麴义的历史评价 (三国麴义是谁)(图1)

家世

说麴义,得先扯扯他们家。东汉末到魏晋那会儿,史书里老提到西平(现在西宁)一带有个稀罕姓“麴氏”,有时候说他们忠义,有时候又说他们叛逆。这麴姓本来是鞠氏,西汉哀帝时尚书令鞠谭因为东平王谋反的事儿被牵连,削职为民,怕被 further 迫害,带着儿子鞠閟跑到西平,改了姓,成了西平麴氏的祖宗。

为啥跑西平?一是平原郡老家大家都知道,躲不住;二是西平偏远,跟羌胡做邻居,离长安越远越安全;三是可能族人或旧部在那儿能照应;四是说不定是被官府强行迁过去的——王莽那时候搞过“犯者徙西海”,青海海晏那地方,一次迁了上万人,麴閟估计就是那时候来的。

刚到湟中,估计在临羌(今湟源)到西平亭(今西宁)一带,先在临羌待着,后来慢慢挪到西平亭。那时候西平亭是军事屯田点,只有少量驻军,生活条件跟长安比差远了,他们得结庐为室,甚至住山洞,精神上也压抑,得隐姓埋名,不敢惹事。不过鞠谭虽然被削职,但没抄家,带去的钱让他们能站稳脚跟,慢慢成当地士绅。

临羌挨着羌胡,西羌人好斗,抢掠成性,官府又管不着,麴氏只能靠收买羌胡头人,或者自己建家族武装。时间长了,这武装练得跟羌人一样能骑善射,快马弯刀,成了西平一方势力。

三国大将麴义的家世背景是怎样的-麴义的历史评价 (三国麴义是谁)(图1)

二、匡扶汉室,反反复复折腾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朝廷让地方豪强平叛,麴氏憋了两百年,终于能出头了。麴义就是这时候冒头的,少年时爱骑马射箭,后来带家族兵跟羌胡打仗,特懂羌人战法。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乱,皇甫嵩在凉州招兵,麴义带一千多人应招,跟黄巾军打了几场大胜,受赏识。平叛后留在黎阳,给冀州牧韩馥当参将。董卓进京,诸侯推袁绍当盟主,麴义直接逼降韩馥,帮袁绍西进。结果跟公孙瓒杠上,袁绍打不过,全靠麴义。界桥之战那场,前面说过了,把公孙瓒打懵了。后来麴义多次跟公孙瓒交手,胜多败少,被人说是“公孙瓒的克星”,有人甚至说武艺不输赵云,河北第一猛将。

可惜啊,麴义为袁绍立了那么多功,最后被袁绍杀了。《后汉书》说他“自持有功,骄纵不轨”,其实说白了,就是麴义刚烈孤傲,不懂拍马屁,袁绍这人外宽内忌,功高震主了能容他?建安四年(199年),大局已定,袁绍找个借口把他诱杀了。麴义虽然死了,但他带兵进中原的事儿,让西平麴氏看明白:武装斗争才能改变命运。

(一)麴演:第一次反曹魏

麴义之后,麴演在西平也折腾上了。公元219年,曹丕篡汉前一年,麴演联合颜俊、和鸾、黄华反了,占郡县,自封将军。苏则当护羌校尉,先打麴演,他投降了;同年又勾结张进、黄华反,苏则和郝昭商量,违诏发兵,先降胡人,再诱斩麴演,合围张进,黄华一看大势已去,也降了。麴演这反叛,其实就是想趁乱割据,结果被曹魏压下去了。

(二)麴光:第二次反曹魏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麴光杀西平郡守反了。张既手下主张打,张既说:“反的只是麴光几个人,百姓不一定都跟着。打急了,他们反而联合起来。”于是张既发告示,说被裹挟的没事,杀叛军有赏,结果麴光手下直接把他杀了,投降了。这次反叛,张刚打完别人,麴光就凑热闹,实力不够,败得快。

(三)麴英:第三次反曹魏

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麴英又反了,杀了临羌县令和西都县长,最后被镇西将军郝昭剿灭,麴英被杀。从麴义之后九年,麴氏反了三次,虽然都败了,但意思很明确:不认曹魏这个篡汉的贼。

曹魏也狠,太和三年(229年)把麴氏大部分迁到金城郡治榆中,麴氏的郡望从西平挪到了金城。还有一支跑东莱黄县,悄悄改回鞠姓,这就是《姓苑》里“鞠氏出东莱”的由来。

三、为啥总反?就俩原因

他们折腾这么多年,图啥?一是真想匡扶汉室。祖上是汉朝官员,世受皇恩,“忠君”思想刻DNA里了。麴义帮皇甫嵩打黄巾,帮袁绍讨董卓,都是觉得他们在“匡扶汉室”。曹魏篡汉后,麴氏觉得这是“篡汉之贼”,必须反,不跟他们同流合污。

二是也想自己割一把地盘。麴义打完黄巾不回西平,留在中原当将军,估计就是想趁乱捞点资本。可惜他一介武夫,没谋士,政治眼光差,最后被袁绍弄死。麴演、麴光他们反曹魏,也有这意思,想割据一方,但实力太弱,被曹魏按死了。

三国大将麴义的家世背景是怎样的-麴义的历史评价 (三国麴义是谁)(图1)

麴义的历史评价

曹操后来还挺后悔,说“孤不早相得,天下不足虑”——早遇到麴义,天下还轮不到别人操心。孙盛也夸,说田丰、沮授的谋略,张良、陈平都比不上。胡三省更直接:袁绍要是听了沮授的,曹操悬了。这些话,够说明麴义的分量了。


上一篇: 三国最牛山村教师胡昭曾救过司马懿 (三国最强山寨) 下一篇:的实力对抗-一千无当飞军拼掉五千曹魏虎豹骑-特种部队-三国后期 (实力对决)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