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间接导致北宋灭亡-宋朝的花石纲是哪位奸臣献给皇帝的 (什么是间接导致死亡)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历史上有名的,贪玩,皇帝,由于生于帝王之家,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养尊处优的性格,少年时代在诗词书画上就很有造诣,尤其是对蹴鞠、玩鸟、赏石一类的事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历史上有名的“贪玩”皇帝。从小在皇宫里长大,养尊处优是肯定的。少年时代诗词书画就挺有天赋,尤其是蹴鞠、玩鸟、赏石这些事,基本样样都玩得转。书法绘画更是没得说,天赋异禀,妥妥的艺术家一枚。但这些本事吧,一点没帮到他后来当皇帝。

当了皇帝之后,他还是没改掉爱玩的性子,压根不管国家大事,就知道吃喝玩乐。重用了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几个有名的奸臣,让他们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更离谱的是,他在杭州搞了个“造作局”,专门找能工巧匠给他做玉器、雕象牙。还设了“苏杭应奉局”,就为了给他搜江南的奇花异木、怪石珍玩,用大船运到开封,美其名曰“花石纲”。
早先的“花石纲”都是应急用的,到他这儿就纯为了享乐。那些运石船队排得老长,首尾能连上千里,横跨淮河、汴河,搞得周边的农业生产根本没法搞,还经常堵官船、私船,东南地区的人苦不堪言。宣和二年(1120年),江浙百姓实在受不了了,就爆发了方腊起义。虽然最后起义被镇压了,但北宋王朝也挨了重重一击。
朱冲当时是苏杭应奉局的负责人,专门给徽宗搜罗花石。仗着有蔡京撑腰,那叫一个嚣张跋扈。不管官宦还是平民家,只要有好看的花石,他和他儿子直接贴个黄封条,这东西就成“御用”的了。谁敢不交,就是“大不敬”,轻的罚钱,重的直接下大狱。他们跟强盗似的在民间乱搜刮,甚至去长江、太湖里捞怪石。听说有回,为了给皇帝进贡一块大太湖石,用了上千人拉纤。路过城镇桥梁时,石头太大过不去,他们直接扒城墙、拆桥梁,等石头运到京城,不知道毁了多少城墙桥梁。

朱冲父子这么“给力”,徽宗自然赏识,升官发财是肯定的,还允许他们自由出入皇宫,把他们当成忠臣贤良。你看这昏庸的。徽宗对这些宝贝花石看得比啥都重,让上千个工匠修了“明堂”(祭祀用)、“延福宫”(宴会用),还有个求子求孙的假山艮岳。
艮岳是个人造山石为主的宫苑,徽宗为了让艮岳上老有云雾,让工匠做了些大油布袋,泡湿了,让宦官天不亮时放在石头缝里“抓”早上的云雾。等皇帝来玩,就打开袋子,一下子云雾缭绕,跟仙境似的,这叫“贡云”。为了自己玩得开心,真是煞费苦心啊。

宋徽宗不光贪玩,还特迷信。他在位那会儿,到处让人找祥瑞,今天说坤宁殿天神显灵,明天又说哪儿飞龙了,跟真宗那时候似的,哪儿又出天书了。谁上报了,他就给赏钱。他信道教,还自封“道君皇帝”,就爱听别人叫他“道君”或“道君皇帝”,有时还带着一群道士祭天。赵佶自己信还不够,逼着全国老百姓都得信道教。每年给道士好多钱,这么一来,当道士的人越来越多,宋朝的道士数量空前多起来。结果这些真假道士到处招摇撞骗,成了社会的寄生虫,把宋朝的国力都快侵蚀没了。
这么个“贪玩”皇帝,把北宋搞得乌烟瘴气,百姓怨声载道。他在位时,朝政昏庸,官吏腐败,农民起义一波接一波,边疆也老出事,北宋政权眼看就要完蛋了。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徽宗和他儿子钦宗被金人抓走了,统治中国167年的北宋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