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原因是什么-北宋为什么没有宦官乱政 (原因是什么英语)

还不知道为啥北宋没有宦官乱政?因为他们都忙着上战场杀敌去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咱们的印象中太监一般都是躲在皇帝背后阴谋算计的小人物,明末魏忠贤,清末李莲英都是赘...

admin
北宋为啥没宦官乱政?因为他们都忙着上战场杀敌去了。 在咱们印象里,太监一般都是躲在皇帝背后搞阴谋的小人物,明末魏忠贤、清末李莲英名声都不怎么好。太监这帮人,阴柔的代表,跟军队这种阳刚的词压根不搭边。唐朝倒是试过让太监监军,结果把唐帝国坑惨了,尤其是镇压安史之乱的时候,这些太监不懂军事瞎指挥,害得多少将士白白送命!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跟唐朝比,北宋的太监军事技能点直接拉满了,他们不爱宫斗,爱战斗。有的戎马一生衣不卸甲,有的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个个在北宋军事史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能按特点给他们分分类。 一、关羽吕布类——能打 死太监里也能出关羽、吕布这种万人敌?真没开玩笑! 你可别小看这些太监,虽然跟咱们正常男性比少了点东西,但猛起来照样阳刚得很。下面这几个太监,都是亲自拎刀上过战场、拼过命的,比朝堂上高谈阔论的大人们可纯爷们多了! 原因是什么-北宋为什么没有宦官乱政 (原因是什么英语)(图1) 这位爷出身宦官世家(看看,当太监还当出世家来了!) 他干爹窦思俨从五代十国时期就净身当了太监,算是老牌宦官了。这老太监养了一堆干儿子,窦神宝和他哥哥(当然也是太监)窦神兴就是其中特别出色的两个。 宋太宗这人吧,就特信任太监,还老鼓励他们上战场打仗…… 窦神宝跟着宋太宗打太原时当了“先登”(其实就是古代的炮灰,第一个冲上去送人头的)。这太监披着铠甲往城墙上猛冲,砍杀敌人!太彪悍了!就凭这股不怕死的劲儿,窦神宝当了并州监军,接着又跟边疆部族干上了。 这下边疆部族傻眼了——来的是个太监,没想到这太监这么能打!他的战绩包括:在并州建军时,亲自带队主动出击,攻破三十六座营寨!立功太多,宋太宗又让他驻守夏州,他马不停蹄又镇压了十四个部族叛乱,顺手把依附契丹的牛家族二十八部全给包了饺子。 当然,窦神宝最牛的是暴揍党项人。西夏奠基人李继迁好几次打宋朝,都被窦神宝几个大嘴巴子扇得找不着北。反过来,窦神宝不仅偷袭攻破党项老窝营寨,还俘获了数万党项人口和牲畜,打得李继迁狼狈逃窜。 这太监一辈子真是金戈铁马,都在为大宋抗击外敌(虽然说太监为大宋抵抗外敌有点怪……),英勇抗击李继迁,保卫了北宋边疆安宁。 这个太监记载不多,但我怀疑他有轻功。他曾跟着宋太宗打太原,攻城不顺,这太监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多次传达诏令……(也是个不怕死的,不过我很好奇,放着传令兵不用,偏用太监传消息,宋太宗也太信任他们了吧!) 李神福当时是右领军卫将军,有实打实的军衔。 接下来要隆重介绍的这位,秦翰,是宋代宦官里军事上最牛的!跟那些普通将领(特别是宋朝那些菜鸟将领比)也算得上名将了。这位大爷在太宗、真宗时期多次跟契丹干架,光负伤就四十九次!给北宋边疆安定立了大功。 秦翰的功绩也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早先跟着李继隆平定赵宝忠叛乱;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攻辽,秦翰当崔部兵马都监,猛攻燕京,打得辽人心惶惶。虽然秦翰表现好,但宋太宗指挥失误,送了一波人头,高梁河一战,北宋军队被耶律休哥打得满地找牙,宋太宗惨到屁股上都中了一箭,北伐失败,辽国开始反攻。 北伐虽然失败了,但宋军将领们还想跟辽国人血战。在徐河之战中,宋将刘廷翰在正面列阵,秦翰他们带兵绕到辽军后面,前后夹击,杀了敌人上万,算是给北伐死的英魂出了口气。 后来秦翰当了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监七八年,跟辽国打得不亦乐乎。这期间他的战绩:歼灭契丹两万人,俘虏铁林大将等十五人! 景德元年,辽国发动大规模南侵,一路打到澶州,宋真宗差点被吓尿,还是寇准半逼半请把他架到澶州。秦翰当前线负责人,当西面排阵钤辖,管大阵的事。他挖沟渠挡契丹进攻,带着军队七十多天不脱甲,跟将士们吃住在一起,最后北宋跟辽国签了澶渊之盟,秦翰功劳可不小。 二、黄忠类——能射 你以为北宋太监就会拿刀砍?人家不偏科,近战不行,远程攻击也玩得溜。虽然比不上古代那些神射手养由基、黄忠啥的,但也相当厉害了。 杨太监是北宋太监里的第一神射手。一天他坐大堂上,一箭就射穿了正好经过家童的发髻(家童估计心里想:我招谁惹谁了,差点吓死!)。听着好像没啥,但古代的弓不是谁都能拉开,他还射的是移动靶,这老爷子的臂力和眼神得多好啊。 后来杨太监跟着曹明克降服水州蛮,靠着一手好箭法,没少让蛮人吃瘪。箭术太出色,他还在宋仁宗面前表演过骑马射箭,宋仁宗都说他箭法准,赏了锦袍和美酒。朝廷也把他当宝贝,让他当西京作坊使,管弓箭军器库。 原因是什么-北宋为什么没有宦官乱政 (原因是什么英语)(图1) 上面说了能打、能射的太监,但有些太监可能身体不行,没法亲自上阵杀敌,北宋也有这类,他们能带兵、会打仗,不用自己动手,指挥兵马就能打赢敌人。 最早宋太宗能挤掉侄子赵德芳当上皇帝,王继恩功劳可不小。这货搞阴谋诡计是把好手,但今天不说他多阴险,就说说他军事水平和帅才。 老王早跟着宋太祖南下打过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这些仗,经历过战场,后来在太宗时期当河北刺史、天雄军都监、易州团练使,参与了军队建设。这时候的王继恩已经是个既有军事素养又有实战经验的高手了,虽然不能亲自上阵,但他洞察力强,战争思维厉害。 当然有才能也得有舞台,舞台很快就送来了。 淳化四年,四川阶级矛盾尖锐,王小波、李顺他们起义,老百姓支持得厉害,起义军越打越大,第二年就占了成都,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方,宋太宗赶紧派王继恩去平乱。四川乱成一锅粥的时候,王继恩很清楚,关键得打通官兵入川的路,让大部队源源不断进去跟李顺他们死磕。他就分兵两路,一路走巫峡,沿长江水陆并进,另一路抢占秦岭的剑门栈道。不得不说王继恩眼光毒,起义军打梓州打了五十多天,给了他机会,他带大军拿下一夫当关的剑门关(起义军这布置也太不会抓重点了)。 王继恩入川后没硬碰硬,占了剑门关和周围地方,保证了官兵能进去增援,避免被起义军困死在四川盆地。兵源补给有了,就一步步包围成都,最后李顺起义被镇压了。 三、内政类——能守城能筑堤 说完了军事技能点满的太监,再说说有些偏才的。他们能带兵打仗,下了马还能修堤坝、屯田、搞研究,从另一个方面给北宋出力。 原因是什么-北宋为什么没有宦官乱政 (原因是什么英语)(图1) 这货也是宦官世家出身,干爹刘延稻是高级太监,在太监圈里也算有头有脸。 刘承规的功劳有:当北作坊副使时亲自镇压山民造反(这操作在北宋太监里算常规操作了)。太平兴国四年,契丹打镇州,他驻扎定州防备契丹,当后备。这时候黄河堤坝决口了,老太监一撸袖子:兄弟们,跟我上!带民夫士兵去堵决口,保住了河堤。 刘太监除了打仗、修河堤有两手,对度量也很有研究,甚至可以说给宋朝的权衡改制立了大功。 刚说完修河堤的,这儿又来了个修运河的。阎承翰的主要功绩是修了从嘉山到定州再到蒲阴东的百里运河。“时中山屯兵甚众,艰于飞挽,承翰请凿渠,计引唐河水自嘉山至定州三十二里,又至蒲阴东六十二里,合沙河经边吴泊入界河以济馈运,亦可旁为方田,上嘉而从之。”也算宋代李冰了吧。你看宋代太监们多辛苦,又要打仗,又要屯田,还要修河堤,忙得连宫斗的时间都没有了…… 老张打仗也行,特别勇猛。这太监还是三朝元老,抵抗契丹、征讨党项这些军事活动里都当过监军。太平兴国四年契丹打北宋边境,张太监带兵两次出战,把辽国打得大败。这位爷打仗打得好,修城池也是一把好手,抵御党项入侵时,威州、清远等地筑城都归他管。 李太监的特点是财政厉害。这太监一辈子都在跟西夏打仗,大半辈子战斗有输有赢。但他最牛的是经营西北,收复兰州,驻扎边疆时还管财政。在他的监督和号召下,给朝廷省了将近六成军费! 你看北宋是不是个怪王朝?皇帝软弱(所以文官说话管用),太监们不专心伺候皇帝,反倒操心帝国军事,更意外的是,在这个男人扎堆的领域,北宋太监反而把才华给露出来了。


上一篇: 朱元璋曾严令禁止宦官干政-为何明朝宦官乱政的现象还是很严重 (朱元璋 严刑峻法) 下一篇:明朝宦官乱政之风严重-嘉靖朝为何除外 (明朝宦官乱政最厉害的的事)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