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为什么会束手就擒-司马懿政变时夏侯玄有十万大军 (夏侯玄为什么不反抗)
对夏侯玄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司马懿起义时为什么会束手就擒?司马懿在公元249年的时候,联合高柔、蒋济等人马一起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这...
最近总刷到夏侯玄和司马懿的故事,尤其是高平陵那会儿,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司马懿一造反,他居然直接束手就擒?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今天就来唠唠。
高平陵之变是公元249年,司马懿联合高柔、蒋济他们搞的。按理说曹爽手下有夏侯玄,还握着十万大军,司马懿这波应该挺悬,结果曹爽太犹豫,最后曹爽他们全被弄死了,司马懿成了魏国话事人。夏侯玄那十万大军呢?放着不用,直接交了兵权,这到底是为啥?
司马懿这人,真不是省油的灯。
早年间魏明帝要修宫殿,他劝着别修,说要搞农业,老百姓都夸他。识人眼光也毒,提拔了不少能人。打仗更是有一套,孟达要叛变蜀国,他直接写信稳住,自己带兵十三天就把孟达端了,吴国蜀国援军赶到时,事儿都完了。

▲孟达人物图
诸葛亮带十万兵打过来,司马懿不硬刚,知道蜀国远道来粮草肯定不够,就死守,最后诸葛亮病逝,蜀军自己撤了。辽东那边太守造反,他更溜,假装要渡河,把敌人主力骗过来,自己带人偷偷过河包抄,大获全胜。
他还搞屯田,军屯民屯一起上,保证粮食够。诸葛亮打天水时,司马懿的军屯麦子都熟了,蜀国粮草跟不上,自然打不赢。这后勤能力,绝了。

▲曹操人物图
再说夏侯玄。
夏侯玄是曹操那边的重臣,出身将军世家,长得帅,年轻时就小有名气。一开始是散骑常侍,后来当中护军,选了不少厉害的武将,当时的人都学他这套。他还跟司马懿聊过管理,说要限制中正官权力,司马懿觉得有道理,但说时机没到。后来跟着曹爽打骆谷之战,人不够物资缺,司马懿都劝撤了,结果曹爽不听,路上差点被伏击,之后夏侯玄就失势了,军权被司马家夺走,朝堂上也不怎么掺和了。
那他为啥不战而降呢?
先说说高平陵那天的经过。司马懿一开始在曹操手下挺老实,但魏明帝时,司马家起来了,他被托孤两次。魏明帝死后,小皇帝继位,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曹爽排挤他,让他当太傅没实权。司马懿就装病,等机会。后来曹爽带小皇帝去高平陵祭祀,一出城,司马懿“病好了”,以太后名义关了洛阳城门,占了武器库,派兵占了曹爽和他弟弟的兵营,半天就控制了全城。还上书说曹爽的坏话,让他交兵权。

▲高平陵之变图
曹爽他们知道司马懿反了,吓得不行。有人劝他讨伐,但他犹豫。司马懿又派人劝,说投降了还能享福,曹爽舍不得洛阳的灯红酒绿,直接投降了。曹爽都认输了,夏侯玄要是再出兵,那就不是保政权,是造反了。
而且夏侯玄这人吧,讲究风度,“四聪”之一,天塌下来都能稳得住。传说他靠柱子写字打雷劈了柱子,他连眼都没眨。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十万兵马,但司马懿的死士精锐得很,真打起来不一定赢。再加上他和司马懿关系还行,没必要为曹爽拼命。

▲司马懿人像图
再一个,夏侯玄在军中威望不够。司马懿一直是关中军的老大,军事成就摆在那,将领们都服他。夏侯玄呢?他虽然是曹爽提拔的,但士兵们可能并不认他。想调动十万大军去打司马懿,估计底下都不听他的。
他叔叔当时还劝他,别回京城,凶多吉少,不如投降蜀国。但夏侯玄觉得,为了活命投降敌人,会让魏国大乱,他不想当这个罪人。
说到底,夏侯玄是文人,坐而论道可以,领兵打仗是真不行。他平时就跟才子们喝茶聊天,没练过兵,到了关中也没训练过。就算出兵,也打不过久经沙场的司马懿。
还有,司马懿这事儿,是郭太后支持的。郭太后在宫里威望高,曹爽还软禁过她,她巴不得曹爽倒台。有太后撑腰,司马懿名正言顺。夏侯玄一看,连太后都站司马懿这边,更不敢动了。

▲郭太后人物图
这么一想,夏侯玄不战而降,倒也不奇怪了。自己的表哥都投降了,自己没兵权、没威望、没打仗的本事,加上性格也不想掺和这浑水,换我可能也得交兵权回家喝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