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贤相-之一-揭秘姚崇的生平趣事 (唐朝四大贤相为姚崇,房玄龄,魏征,杜如晦)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姚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他把唐太宗李世民作为自己的目标,想再创一个大唐盛世,第二年,唐玄宗到地方去检阅军队,按照规矩,皇帝出巡...
712年,李隆基当了唐玄宗,一心想学他爷爷李世民,再搞个盛世出来。
第二年,玄宗跑到地方阅兵,按规矩,方圆三百里内的官员都得去见驾。有个同州刺史叫姚崇,也去了。当时玄宗正打猎,看见他,随口问:“你会打猎不?”
姚崇说:“臣从小就会,现在老了,但还能凑合。”玄宗就让他跟着一起打猎。姚崇在猎场上骑马跑得飞快,那叫一个飒爽。
玄宗看得挺高兴,打完猎跟他聊治国,姚崇说得一套一套的,玄宗更乐了,当场就说:“你来做我的宰相吧。”
奇怪的是,姚崇没像别人那样赶紧跪下谢恩,反而说:“陛下,我有十条意见,您要是不答应,这宰相我可不当。”
玄宗说:“那你说说。”
姚崇就开始一条条说:“第一,别用严刑峻法,得对百姓仁政;第二,十年内不打仗;第三,宦官不能掺和政事;第四,皇亲国戚不能占要职;第五,按规矩办事,不护着宠臣;第六,除了正经赋税,别摊派别的;第七,少盖寺修殿,别折腾百姓;第八,对大臣得有礼貌;第九,忠臣进谏,您得能听进去;第十,把外戚专权的教训写进史书,给后人提个醒。”

这十条条条戳中要害,都是针对武则天、中宗、睿宗那会儿的毛病,而且每一条都和玄宗想的不谋而合。
玄宗挺欣慰,当场答应了,第二天姚崇就真当上宰相了。
姚崇上任后,使劲帮玄宗搞复兴。终于,继贞观之治后,唐朝又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姚崇挺得意,问手下:“你说,我当宰相,比得上管仲、乐毅不?”
官员说:“管仲、乐毅的政策,虽然传不到后世,但他们在位时能一直施行;你的政策,随时可能改。这么看,您好像不如他们。”
姚崇追问:“那我到底能比谁?”官员只好说:“您算个救时宰相。”姚崇听了不但不生气,还挺高兴:“救时宰相也不容易嘛。”
为啥叫“救时”?就是关键时刻能救场。这评价其实挺实在,能得这个称号的人,真不容易。
比如有次山东闹蝗灾,老百姓光知道磕头拜神,不敢打蝗虫,眼睁睁看着蝗虫啃庄稼。朝堂上很多大臣说蝗虫不能打,玄宗也拿不定主意。姚崇站出来说:“以前蝗灾不捕杀,闹到饥荒人吃人。现在蝗虫满天飞,越生越多,河南河北家里都没余粮了,再没收成,百姓就得跑路,这关系到国家安危啊!灭蝗就算不能全灭,也比留着祸害强!”
他还对反对的大臣说:“灭蝗救人,要是老天降罪,我姚崇担着,绝不连累您。”这话把对方说得没话可说,后来姚崇一使劲,蝗灾总算压下去了。
不过玄宗时期的姚崇年纪也大了,他老了回家养老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当宰相。宋璟也是个厉害角色,刚直得很,贪官拍马屁的他绝不放过,对好臣子却特别敬重。
有次宰相卢怀慎病了,宋璟挺佩服他的为人,常带东西去看他。卢怀慎叹气说:“宰相天天忙得团转,还老来看我,真当不起啊。”
宋璟安慰他:“您一生清廉,是我学习的榜样。”后来卢怀慎去世了,家里穷得没钱办丧事。宋璟跟玄宗说了,玄宗马上给了卢家好多布和粮食,让他们办丧事、过日子。
还有一次,一个同僚找宋璟,说亲戚多年前被人骗了一大笔钱,案子一直没结。宋璟啥也没说,就把案子接了。他跑前跑后查证据,最后把案子查得清清楚楚,给同僚亲戚讨回了公道。
同僚特别感激,请他到家里喝杯酒,宋璟死活不去。同僚急了,亲自跑到宋璟家来请,他还是不去。送客时,同僚拉住宋璟的衣袖往外拖,“哧啦”一声,袖子扯破了。
宋璟特别关心老百姓,专门写奏章,请求划些寺院的田产,救济穷人。
所以朝廷里的人都夸,宋璟就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儿,温暖就带到哪儿,这就是俗话说的“阳春有脚”。
就因为这俩人为开元盛世出了大力,人们把他们合称“姚宋”,还和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