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房价很高吗-唐朝买房是不是真的买不起 (古代房价很高的城市)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买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全国各地都呈现出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房价高,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就不用过多阐述了,很多人都向往这些地方,同时也哄抬房价,达...
最近总刷到大家讨论古代房价,说现在买房难,那古代呢?其实唐朝的房价,也挺让人头大的。
现在全国房价都高,北上广更不用说了,多少人挤破头想去,房价也跟着涨上天。新一线城市也这样,房价蹭蹭涨,看着都让人心里发慌。现在的人总说“房价太高,祖上留下的钱都不够买”,那古代呢?别被电视剧骗了,古代房价一样高,普通老百姓买房难着呢。今天就聊聊唐朝的房价,看看白居易怎么从“居不易”到终于买房的。

先说说唐朝的房子标准。唐朝的房子看着都挺气派,但住什么样,得看你啥身份。皇帝的宫殿那叫一个奢华,正殿十三间、十一间、九间不等。官员这边也有讲究,三品以上高官正房不能超过九架五间,五品以上七架五间,五品以下更少,五架。而且啊,只有宫殿能盖楼,普通人只能住平房,据说怕偷看皇家。连屋顶装饰都有讲究,凤、瓦兽这些,五品以上才能用,别人用了要被说闲话。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大多只能租房子住,条件一般般。
唐朝最繁华的开元盛世,房价等级更明显了。首都长安把房子分得清清楚楚,高官第宅、中级官员赐宅、中下级官员租宅、普通住宅,分布在110个坊区里。安仁坊就是豪华区代表,住过万春公主、宰相元载这些大人物。中唐时郭子仪还感叹住宅区太挤,他把大通、大安两个坊区合并,面积2000亩,随便一个都比安仁坊大,现在看差不多能顶个中等城市的飞机场。坊区划分还挺有讲究的。有些商人有钱,也舍得盖奢侈房子,但国家有规定,不能比达官贵人气派。贫民和五品以下官员的生活,就只能用凄凉形容了。白居易就是个例子,刚当官时连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但工资不错,换算现在大概一万六一个月,能过小康生活,只能租常乐坊的房子。

常乐坊的房子有个特点:闹腾,周围是闹市区,经济往来挺繁荣。白居易还挺满意,偶尔写诗喝酒,日子过得挺惬意。后来他升了官,工资涨了,举家搬了个更大的地方,但还是租的。那时候他上班走三公里,慢慢悠悠,看看风景,倒也不急。
白居易前半生一直是个小透明,折腾了二十多年才在政治上有点起色。二十年后升到五品,工资大增,终于能在长安附近买房了。唐朝五品以上算中高层,他攒了这么多年钱,终于买了大豪宅,跟现在追求大别墅差不多。朝廷对土地也讲究,普通老百姓盖房,国家给地,家里超三人给一亩,超五人更多,够用但不大,京城除外——京城地太贵,富裕人家都难买。盖房还得报备检查,不能超标。有些重要设施,比如水利建设,得报备朝廷,普通人根本碰不上。

现在交物业费头疼,古代交税也让人头大。中唐德宗时国家财政紧张,搞了个“间架税”,两间房算一间,一间收500到2000钱。国库是满了,但百姓怨声载道,差点闹出乱子,最后只能取消。但半年时间朝廷也没少赚。德宗自己都没想到,这馊主意差点让他皇位不保。后来皇室缺钱,还学这招。活人为房子头疼,死人也逃不掉。朝廷规定墓地大小按身份来,一品“方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平民才“方二十步,坟高不过八尺”,想大点?得交钱,一般家庭可受不了。
其实唐朝买房和现在还真像,普通人租房,有身份的限制,想买房攒钱不容易。就像现在想去北上广的年轻人,有的站稳脚跟买了房,有的还是得回老家。历史这东西,好像总在重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