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居官忠谏敢言-唐朝时期宰相-不畏权势-范履冰 (居官忠谏敢言的翻译)

范履冰,字始凝,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太子少保范千兴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进士及第,起家周王,李元方,户曹参军,后历任知县,知州,唐...

admin

范履冰,字始凝,唐朝那会儿的名臣,当过宰相,他爹是太子少保范千兴。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他考中了进士,一开始在周王李元方那儿当户曹参军,后来又干过知县、知州。到了仪凤元年(676年),武则天让人考考那些儒臣,选几个进宫,范履冰成绩好,就被选进宫里了,成了“北门学士”,专门在北宫门出入,帮着处理宰相的事儿。后来一路升,当过门下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垂拱二年(686年),他成了鸾台天官侍郎,也就是副宰相,没多久又拜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还兼修国史,跟邢文伟一块儿掌朝,那时候的人都夸他是良相,因为当官敢说话,不怕权贵。

居官忠谏敢言-唐朝时期宰相-不畏权势-范履冰 (居官忠谏敢言的翻译)(图1)

结果永昌元年(689年)10月,酷吏来俊臣把他抓进大牢。天授元年(690年)5月,周兴诬告他举荐过的官员里有对武则天不敬的,武则天就下令把他杀了,那年他才54岁。后来唐中宗李显复位,追赠他左仆射。过了二十多年,宰相姚崇他们帮忙,到了太极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下诏给他平反,说那些“举逆犯”的罪名都是假的,恢复了他的名誉,还给了后代抚恤,封世袭上柱国公(一品荣誉官)。对了,他还是北宋范仲淹、范纯仁的老祖宗呢。

再说说他生平吧,范履冰是邠州(现在陕西彬县)人,显庆元年考中进士,当过知县、知州。武则天垂拱年间,当上同鸾台凤阁平章事(宰相),这时候他们家从陕西搬到了长安。

居官忠谏敢言-唐朝时期宰相-不畏权势-范履冰 (居官忠谏敢言的翻译)(图1)

范履冰这人挺直的,敢谏言,不怕得罪人。那时候武则天想篡李唐的天下,他心里急啊。他和魏元忠一块儿当宰相,俩人政见挺合,感情也好。私下里范履冰跟魏元忠说:“唐室怕是要不行了,武后的人越来越猖狂,估计要篡位,天下危险了。”魏元忠回他:“先等等看吧,现在睿宗看着挺聪明,但以后咋样还不好说,等时机到了再劝。”范履冰说:“现在皇帝糊涂,臣子捣乱,怕是等不及了。”魏元忠说:“武后篡位的事儿还不明显呢,万一她真逆天而行,李氏宗族肯定不答应。咱们得想办法好好应对。”范履冰听了,就说:“那就听你的吧。”

垂拱四年(688年),他上书说“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才是国家的福气”,还主张用能人、罢贪官,让国家富强、兵力强盛。结果唐睿宗没听。接着武则天任用自己的亲信越来越多,还把永昌元年改成载初元年,一年改了三次年号,他又上书劝阻,结果因为“举荐逆人”的罪名被抓进大牢。后来武则天把李氏诸王都赶走,杀了皇室宗亲,用武家人,就是为了篡李唐的天下,排除不顺眼的人。

载初二年(690年)5月,他被害死了。到了9月,武则天真把唐朝改成周朝,年号天授,你看,范履冰当初的忠谏,现在多明白啊。

唉,真可惜,一代好大臣,没罪就遭了难,武则天就是想剪除那些不听她话的人。所以说啊,天下的忠臣直士,都是为了保全名节才献身的。


上一篇: 刘义隆北伐的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结局如何 (刘义隆北伐的故事) 下一篇: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唐朝时期宰相-宗楚客 (他是个怎样的人英语)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