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能单挑打败马超的将军有谁 (三国里还有谁)
马超这个人在三国很有名,曹操的一句,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更是让喜欢他的人奉为圣旨,以此来证明马超的不可战胜,但严格说来,,从无败绩,的将军是没有的,战争中有进有退才是正常的,只要不是被动的溃败,能赢...
马超这人在三国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曹操那句“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直接把他捧成了“战神”,粉丝们更是当金科玉律,说他怎么打都赢。但说实话,“百战百胜”的将军哪有啊?打仗嘛,有进有退才正常,只要不是被人追着打崩,能赢下关键仗就是能打的将。马超这战绩确实牛,帮钟繇赢了河东之战,跟着刘备拿下成都,搁谁身上都吹得久。可他再强,也不是没栽过跟头——不然也不会被曹操打得老爹和全家都没了,更不会让夏侯渊追得在西北满地跑;就算单挑或者小规模硬刚,能把他打趴下的人也不是没有。

阎行
阎行,字彦明,甘肃兰州人。年轻时就以能打出名,一开始跟着韩遂当小将。后来他出使曹操,曹操挺器重他,让他当犍为太守,他还把爹送到许都当人质,表忠心。回去后劝韩遂也送个儿子去,韩遂一开始不干,后来还是送了,跟阎行父母一起。后来韩遂在关中造反失败,阎行成了他女婿,曹操反而起了疑心。阎行趁独立在外的时候打韩遂,输了就跑曹操那儿,被封了列侯。
阎行单挑马超是在建安初年,那时候韩遂和马腾互相掐架,阎行就碰上了马超——马超当时也是以猛出名。阎行一枪戳向马超,结果矛杆断了,他急中生智,用断矛杆砸马超脖子,差点就把他干翻。这么看,阎行单挑能力比马超还强,但马超是马腾儿子,早早就能带兵打仗,实战经验多,名气自然就上去了。后来马腾去朝廷当官,把军队交给马超,马超成了一方诸侯,这才天下闻名。
许褚
许褚这人,当侍卫将军出名,但真正让他一战封神的,是打马超、韩遂那场潼关之战。当时曹操带人断后,马超带着一万步骑兵冲过来,曹操身边就许褚带着一百多人。箭跟下雨似的,许褚跟曹操说:“敌人太多了,咱大部队都过河了,你赶紧上船!”扶着曹操上船后,敌人追得紧,士兵们都抢着上去,船快沉了。许褚右手拿刀砍想爬船的士兵,左手举着马鞍挡射向曹操的箭。船工被射死,许褚一边挡箭一边划船,才过了河。这天没许褚,曹操说不定就喂鱼或者中箭了。
过了几天,叛军求和,曹操用贾诩的离间计,假装答应,单独跟韩遂、马超谈。说好都不带多少人,曹操就带了许褚一个。马超见曹操身边就一个人,仗着自己能打,想冲上去弄死曹操。他又听说许褚特别猛,猜到就是这人,就问曹操:“曹公有个‘虎侯’,在哪儿呢?”曹操一指许褚,许褚立马瞪圆眼珠子盯着马超。马超吓得一动不敢动,各自回了营。许褚力气大得像老虎,看着又有点憨,所以叫“虎痴”,马超问的就是他。这么看,马超一听许褚的名头就怂了,单挑这事儿,他心里有数,自己比不过许褚。
杨阜
杨阜,字义山,甘肃天水人。韦端当凉州刺史时,他在那儿当安定长史;韦康接任后,又让他当别驾。后来被举为孝廉,本要去丞相府,州里硬把他留下当参谋。
马超在关中造反失败后,拉拢陇右所有兵力打凉州刺史韦康,韦康不听杨阜劝,直接投降了马超。结果马超进城就把韦康和太守都杀了,杨阜记上这笔仇,找机会报复。没多久,杨阜以老婆去世为由请假。他表哥姜叙在历城带兵,姜叙妈是杨阜的舅妈,杨阜小时候在姜家长大。离开马超后,他跑去历城见了表哥和舅妈,舅妈一劝,姜叙就同意起兵打马超。姜联络了安定、南安那边的官员,歃血盟誓,建安十七年九月从卤城动手。马超听说亲自带兵打过去,结果冀城守将趁他不在关了城门,把马超老婆孩子全杀了。马超气得去打历城,杀了姜叙妈。杨阜跟马超干架,自己身上挨了五刀,宗族兄弟死了七个,最后总算把马超打跑了。马超在陇右待不下去了,只能跑汉中投靠张鲁。
这几个人,论军事名气,都比不上马超,为啥?因为他们跟马超交手时都不是带兵的大将,一辈子也没当过统军的主帅。可他们为啥又能把马超打趴下呢?这说明,单挑能力——也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武艺——只是当将的一项本事,将军还得有更全面的本事。那种阵前俩人“大战三百回合”的戏码,也就小说里编编,现实中哪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