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共发动了五次北伐-在这些北伐中哪一次是最大胜利 (诸葛亮共发动了多少次)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匡扶汉室,蜀汉向曹魏发动了北伐,哪一...
先说说诸葛亮北伐,他打的五次里,有几次打得不错。
要论占的地盘,第一次北伐算最大的。那时候曹魏以为刘备死了,蜀汉没人了,对诸葛亮北伐一点准备没有。他从汉中一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直接投降了。武都、阴平两郡曹魏才几百守军,陇西郡的守将还说,一个月内援军不到,他也降。可惜张郃带援军赶到陇西,街亭一战马谡被打败,诸葛亮栽了个大跟头。
但诸葛亮这人吧,打仗不看重地盘,重点是干掉对方有生力量。所以他老想跟魏军主力决战,虽然魏军老缩着不出,蜀军还是抓到过机会,赢了几场。
诸葛亮北伐打得比较大的,有第三次和第四次。第三次的时候,他派魏延和吴懿带兵往羌中钻。魏延带着人在魏军地界里来回跑,张郃、郭淮他们摸不清魏延想干啥,只能守着。等魏延杀到羌中,魏军才明白过来,但已经拦不住了,只能在他回师的路上埋伏。
魏延到羌中后,跟当地人处得挺好,很快拉起了一万多人的骑兵。等诸葛亮让他回师,魏延带着骑兵往回走,结果在首阳南的阳溪,撞上早就等着他的费瑶、郭淮的魏军。魏军人多,把路堵死,在谷底扎营,晚上还用拒马围了魏延的营,想全歼他。结果诸葛亮带人赶到,里应外合,魏军被打得大败。魏延立了大功,被封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诸葛亮另一次大胜,是第四次北伐的卤城之战。但这事儿有点乱,《三国志诸葛亮传》没写,《晋书宣帝纪》说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只有《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大败司马懿,杀了三千人,缴了五千副铠甲、三千多张弩。不过历史上没见蜀汉因此嘉奖,战局也没变,估计这仗双方打得差不多,谁也没占大便宜。所以诸葛亮北伐,最大的胜仗还是阳溪大捷。
再说说姜维北伐。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按他的主意,让蜀汉歇了会儿,不怎么主动打魏国。费祎还劝姜维别急,裁了他的兵,不让超过万人。等费祎死了,姜维掌了军权,连着打了八次北伐。跟诸葛亮不一样,姜维前期还行,后期就难赢了,遇上邓艾,攻守反过来,他这北伐有点为了打而打,把蜀汉折腾得不轻,差点亡国。
姜维北伐最大的胜仗,是第五次洮西之战。当时魏军主将陈泰让雍州刺史王经先去狄道,等他大军到了,俩人夹击姜维。结果王经不听命令,主动打姜维,反而在洮西被打得大败,只剩一万人退守狄道,其他人跑的跑、死的死,死了一万多。
战后,姜维没听张翼收兵的建议,继续打狄道。陈泰也没听部下退守的,分析说姜维不打有粮的略阳,打险峻的狄道,是犯错了。姜维孤军深入,粮草不够,应该趁势打他。于是陈泰带兵去救狄道。姜维没想到陈泰来得这么快,打不下就撤了。王经解围后说,要是援军晚到十天,狄道就丢了,雍州也危险了。
而邓艾对此战的评价是,洮西之战的失败,不是小的失利。它造成曹魏士卒凋残,仓廪空虚,百姓流离。也正是因为这一战的失败,很快又引来了姜维的第六次北伐。不过在那次北伐中,由于邓艾预有准备,再加上蜀军配合失误,姜维反而遭受了惨败。

那这么多胜仗里,蜀汉北伐最大的胜仗是哪场呢?我觉得还是阳溪之战。
先排除卤城之战。从前后看,这仗不可能是决定性的。要是诸葛亮真按《汉晋春秋》说的赢了,就该打破司马懿的阻击,蜀汉也得给他封赏。可历史上啥都没有。要是司马懿真赢了,诸葛亮肯定得自请处分,当时四面都是敌人,他也撤不回来。可啥也没发生,说明俩人打得差不多,谁也没占大便宜。
阳溪之战和洮西之战,蜀军都赢了挺多。但从难度看,阳溪之战难多了。洮西之战里,王经不是啥名将,不听陈泰的话,主动出击才输的。阳溪之战里,魏军有郭淮,曹魏关陇军团的主要将领,早和张郃一起救过曹军,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他好几次猜中诸葛亮的动向,眼光毒得很。
再说军队,王经的军队主要是雍州本地兵,不是精锐野战部队。姜维的军队比魏延的强,因为魏延的军队是进羌中才拉起来的羌族兵,根本没时间训练。
打起来也不一样。洮西之战是王经和姜维正面硬刚,看谁兵强马壮。阳溪之战里,魏延的军队被魏军堵在半路,晚上还被魏军步兵用拒马围了,想全歼他。魏延打得勇,才冲出包围,被封侯,这功劳是实打实的。所以这么看,阳溪之战的胜仗,才是蜀汉北伐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