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自政权有什么不同-三国又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时期各自的都城)
对三国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豪族与寒族魏蜀吴政权主导的中国,正是风云际会,天下突变的三国时期,当然,虽说天下已经乱了,但是乱的程度是比不上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
最近老琢磨三国那点事儿,尤其是为啥魏蜀吴最后都没了,今天就来瞎聊聊。
先说说豪族和寒族这回事儿

三国那会儿,魏蜀吴三家分天下,打得那叫一个热闹。不过话说回来,这乱劲儿跟后来的十六国、五代十国比,还算不上最惨的。对内,三家抢地盘、争正统;对外呢,也都去打异族,曹操收拾乌桓,蜀国折腾南方,孙吴还惦记着台湾。
虽然都是自己拉山头当老大,但这三家的“出身”和“班子”可大不一样。有人可能会问,不都是皇帝吗,能有啥区别?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捋捋。
惨淡的出身

先说曹魏。曹操这吧,出身真不算好,养父是宦官,生父也一般般。就这么一个人,愣是把四世三公的袁绍给干趴下,在北方站稳了脚跟。曹操自己就是寒族,所以当老大的时候,也算给寒族子弟撑腰,把东汉那些横着走的世家大族压得挺惨。所以曹魏这地界,贫富差距不算大,普通老百姓的日子,相对来说还能过得去。
刘备呢,总说自己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但真算豪族吗?还真不算。你想啊,都几十岁了还跟着老妈编草鞋卖,这哪像世家大族的样子?再比如,讨伐董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有座位,刘关张仨人愣是没地方坐,这排面,豪族?不存在的。
刘备在四川扎下根,蜀汉政权起来了,那蜀地有啥大家族吗?说实话,真没有。除了诸葛亮家以前还行,蜀国本地没啥大豪族。这么看,蜀汉和曹魏挺像的,刘备和曹操也差不多,俩政权都是那种老大说了算,权力挺集中的。
孙氏与豪族的妥协
东吴就不一样了。那地方到处都是世家大族,孙家也是其中一员,但势力不算特别大。孙家能在江东站稳脚跟,说白了,就是和当地那些豪族互相妥协。就像陈寅恪先生说的,俩人互相需要:孙家有武力,豪族需要孙家保护;豪族有地盘有人,孙家需要他们支持。这么一妥协,东吴政权就起来了。我觉得东吴这政权,有点像贵族共和制,虽然最后没走到那一步。
而且啊,江东豪族的势力,到了东晋时期还强得很。甚至可以说,东晋就是换个皇帝姓氏的东吴,一点不夸张。
穷兵黩武只是灭亡的一种形式
那三国到底咋亡的呢?蜀国很明显,跟后来好多朝代一样,是穷兵黩武搞垮的。国家小、人又少,早晚得凉,穷兵黩武只是个导火索。魏国本来最有戏,能统一三国,搞个像明朝、西汉那样高度集权的帝国,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玉,让司马家给截胡了。
孙吴后期就更乱了,这种混乱是魏蜀两国没有的。问题不在司马家或者蜀汉,而是自己家里窝里斗。孙吴后期,皇权被架空,权臣轮番上台,皇帝说换就换,跟东晋一个德行。自己都乱成这样,司马家的晋打过来,哪还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