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改变了三国历史-建安二年乱军中逃走的两个小孩 (竟改变了三国演义)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每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组合起来,导致一件必然的事情发生,三国时期,也不例外,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乱军...
历史这东西吧,有时候挺玄乎的,好多看似偶然的事,串起来就成了必然。三国那会儿就特别明显,建安二年(197年),乱军里跑出来俩小孩,最后这俩愣是改了三国的走向——一个建了曹魏,一个立了东吴。有人琢磨说,东汉的灭亡,早在那年就埋了伏笔,就因为这俩跑掉的孩子。这俩到底是谁呢?
第一个是魏文帝曹丕。

曹丕这孩子,187年冬天生的,据说出生那天天上有片云,形状跟车盖似的,老人们都说这孩子将来不是当臣子的料。可惜生在乱世,六岁就得学射箭,八岁学骑马,十岁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了。正好是197年,曹操带着曹丕他们去打张绣,结果张绣打不过,投降了。可曹操这人吧,收编完张绣就飘了,霸占了张绣的婶娘,这下把张绣惹毛了,夜里偷袭曹营。
这一仗打下来,曹操亏大了,手下大将死了好几个,士兵跑的跑死的死。他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死了,连典韦都为了护着他,死在了战场上。曹操自己差点没跑掉,不过还好,有个十岁的小孩子跟着他一起逃出来了——就是后来的曹丕。啧,这运气,真是大难不死啊。
曹丕自己后来写文章也提过:“上(曹操)南征荆州,到宛城,张绣投降。十几天又反了,我哥孝廉子修(曹昂)、从兄安民都遇害了。我当时十岁,骑着马跑脱了。”
曹操儿子可不少,25个呢!但能接他班的,其实就四个: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曹昂死在宛城了,那个神童曹冲又早早就没了,最后就剩曹丕和曹植俩人。靠着贾诩、司马懿这些谋士帮衬,曹丕赢了曹植,成了魏世子。220年曹操一死,曹丕这个新魏王可不老实,逼着汉献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曹魏就这么立起来了。三国时代,就这么开始了。

第二个是吴大帝孙权。
孙权呢,182年出生的,是孙坚的次子,孙策的亲弟弟。这小伙子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也爱招揽有本事的人,老跟着孙策出主意,孙策挺器重他的。196年,孙权才15岁,孙策就让他去当阳羡县长,自己独当一面了。有次他碰到周泰,觉得这人挺行,就跟他哥孙策要人,让周泰跟着自己当保镖。
到了197年,孙策出去打仗,孙权和周泰在宣城守着,手下才不到一千人。结果几千山贼突然杀过来,孙权他们一点准备都没有,士兵们吓得四散逃跑。转眼山贼就冲到孙权跟前,一刀砍中了他的马鞍。
这时候就周泰靠谱,豁出命去救孙权,用自己的身体挡刀挡剑,总算把山贼打退了。周泰这一战,跟典韦比也就多口气,身上挨了十二刀,要不是华佗救命,估计也没了。《三国志》里写这事:“权刚上马,贼的刀剑已经砍到身边了,有的砍中马鞍,旁边的人都慌了。就周泰冲上去护着孙权,胆子特别大,跟着他的人都敢拼命了。贼跑后,周泰身上十二处伤,过了好久才缓过来。这天要没周泰,孙权就危险了。”
那个在197年逃过一劫的孙权,后来孙策死了,他接手了江东。打赤壁、夺荆州、占交州,一路拼杀,把东吴搞得越来越强,229年直接称帝,建了东吴,这三国历史,被他改得明明白白。
建安二年这年,真挺特别的。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孩,都差点没命。曹昂为了让曹操跑掉,把自己的马给了他,自己跟典韦断后,死在战场上;十岁的曹丕却活下来了。同样也是197年,15岁的孙权也差点交代在山贼手里,要不是周泰舍命相救,他可能就成刀下鬼了。曹丕和孙权,俩人压根不认识,一个建了曹魏,一个立了东吴,把三国搅得天翻地覆。偏偏他们都在那年捡回一条命,你说这历史,巧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