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成也仁义-为什么说刘备-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败也仁义 (成仁成义什么意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朝末年,随着黄巾军的起义,一个延续了百年的乱世正式拉开了序幕,然而乱世毕竟不是游戏,不能依靠一个人就能结束这种纷争,只有招...

admin

聊聊三国那几位老板的用人套路,曹操、孙权、刘备,这仨人在乱世里混出头,招人的方式可太不一样了。

东汉末年,黄巾军一闹,天下大乱,这乱世可不是一个人能摆平的。要想站住脚,得拉拢人。最后笑到最后的,大家都知道,曹老板、孙老板、刘皇叔。那他们招人到底有啥特点呢?

一:曹操,实用主义,用完就扔?

曹操能在北方称王,手下猛将如云,好多都是平民出身的武将,这跟他招人的路子分不开。放现在看,曹操这招人,跟现在公司招人差不多——你行你上,不管你啥出身。降将?平民?只要你有本事,曹操不刁难,琢磨一下就给你安排个合适的位置。

成也仁义-为什么说刘备-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败也仁义 (成仁成义什么意思)(图1)

比如说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于禁、乐进、张辽,这些响当当的人物,好多都是从行伍里爬上来的。张辽更狠,吕布手下的降将,最后都做到了合肥太守。可见在曹老板这儿,真有本事,绝对有出路。

但曹操这人,用人是有一套,不用的时候也够狠。最典型的就是荀彧,跟着曹操打下半壁江山,出谋划策、稳定后方,还举荐了郭嘉、荀攸这些顶梁柱。可等大局差不多定了,曹操想称帝,荀彧不乐意,曹老板直接给他送了个“空食盒”,荀彧就喝了药自杀了。

《魏氏春秋》说:“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成也仁义-为什么说刘备-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败也仁义 (成仁成义什么意思)(图1)

还有官渡之战立了大功的许攸,曹操迎接他的时候高兴得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跑出去,拉着许攸的手笑呵呵进屋。可等北方平定了,后方稳了,许攸有点飘,被许褚一剑杀了,曹操还反过来骂许褚几句,让厚葬许攸,许褚屁事没有。

所以说,在曹操心里,人才得用,但得是死心塌地跟着他的。夏侯家、曹家的人,他信。其他人,只要不惹事,他也不动。但你要是不听话,比如荀彧不支持他称帝,他侄子荀攸站他这边,曹操就没疏远荀攸,照样让他干活。

二:孙权,爱用自家人,搞士族联盟

孙权跟曹操就不同,他更“传统”,说白了就是求稳。招人不爱往外招,爱用自己地盘里的士族子弟。东吴几十年能出头的,大多是江东本地士族。《吴录·士林》里提过:“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之间,四姓盛焉”。顾雍、陆逊、朱然、张昭,都是这些士族的代表。

成也仁义-为什么说刘备-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败也仁义 (成仁成义什么意思)(图1)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周瑜、太史慈,这俩是孙策、孙权亲自看上,费老大劲挖过来的。所以孙吴的招人路子很明确:跟士族换利益。士族出钱出力出人,孙家给地给权给富贵,大家一起把东吴搞好。偶尔遇上特别对胃口的外人,就挖过来重用。

但这也导致孙吴后来不行了。毕竟士族和孙家的目标不一样,孙家想称霸天下,士族只想保住自家利益,让家族过得更好。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家族能保全就行。赤壁之战前,张昭天天劝孙权投降,就是想保住自家的地,别被曹操占了。

成也仁义-为什么说刘备-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败也仁义 (成仁成义什么意思)(图1)

三:刘备,义字当头,理想派

刘备就比那俩人有“游侠”劲儿。东汉的游侠,放现在就是“义”字当头,讲帮派。刘备这辈子,靠“义”起家,也为“义”丢了天下。早先跟着他的文人武将,都是看中他的义气,还有他对老百姓的态度。关羽就为了这个“义”,愣是扔了曹操的高官厚禄,护着嫂子千里迢迢跑回来找刘备。刘备更狠,被曹操追着打,还带着老百姓一起逃,说“要死一起死”。

成也仁义-为什么说刘备-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败也仁义 (成仁成义什么意思)(图1)

三国里能跟“义”“理想”沾边的,大多都是刘备这边的。为了恢复大汉,那些武将陪他吃苦,糜竺直接把自己的妹妹和全部家产都给了刘备,跟着他从北方一路打到蜀地。刘备这人格魅力,真能让人为他卖命。

可那时候曹操已经占了天下大半,谁都看得出来,恢复大汉就是句空话。没天大的转机,蜀国只会越来越弱,最后被曹操吞了。但蜀国后期,那些跟着刘备打天下的元老,明明知道劣势,还是为了心里的理想北伐。这理想主义,真是刻到骨子里了。

成也仁义-为什么说刘备-三国的各位君主分别有什么特点-败也仁义 (成仁成义什么意思)(图1)

但他的“义”,也是蜀国最大的坑。刘备打着“恢复大汉”的旗号,靠“仁义”拉起人马。三分天下后,利益就复杂了。关羽死后,按理说刘备不该打孙权,得听诸葛亮的,跟孙权和好,先打曹操,再收拾孙吴。

可“义”字压身,刘备不得不打。不然就违背了自己的信念,以后在天下人面前还怎么混“仁德”?所以夷陵之战,直接成了蜀国灭亡的导火索。刘备啊,成也仁义,败也仁义。


上一篇: 三人之中究竟谁才是最好的继承者-同样都是三国时期的创二代 (三人之中究竟是哪三人) 下一篇:面对蜀汉北伐为何只能防守-三国时期的曹魏实力真的很强大吗 (蜀汉北伐失败的原因)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