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三世都会向清朝进贡-而拉玛四世就再也没有进贡了-为什么拉玛二世 (拉玛三世都会说中文吗)
暹罗在隋朝时称为赤土国,在唐宋时期暹罗成为柬埔寨的一部分,元朝的时候暹罗又逐渐独立了,但是分为两个国家,明太祖时期暹罗国向明朝进贡,于是暹罗正式成为中国的藩属国,整个明朝暹罗都不断在向明朝进贡,当然,...
说起来暹罗这地方,隋朝那会儿叫赤土国,到了唐宋,它还成了柬埔寨的一部分。元朝的时候呢,暹罗又慢慢独立了,不过当时分成了俩国家。明太祖的时候,暹罗跑来向明朝进贡,就这么正式成了中国的藩属国。整个明朝啊,暹罗就没断过进贡,不过说真的,他们带回去的金银珠宝,可比进贡的多多了!清军入关后,泰国照样给满清纳贡。

其实吧,这些事儿都是以前传下来的,挺顺理成章的。
清乾隆那会儿,泰国内部闹政变,郑华把吞武里王朝推翻了,自己建了曼谷王朝,成了拉玛一世。这个曼谷王朝啊,一直活到现在呢。

拉玛一世上位没多久,立马派使者来中国。一来是纳贡,二来想让清朝皇帝承认他。乾隆皇帝呢,不管泰国谁当老大,只要肯纳贡称臣就行,谁来当国王都一样。所以就给郑华封了暹罗国王。

后来的拉玛二世、拉玛三世这些,都定期给清朝进贡,还特意用中国姓,比如拉玛二世叫郑佛,拉玛三世叫郑福。说白了,就是想跟中国关系更近点。
说实话,好长一段时间里,泰国都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给中国进贡的。
不过转折点来了,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威严一下子没了,亚洲各国都看明白了,原来中国也不是打不赢的,天朝上国在洋人面前,其实也挺无力的。

所以从拉玛四世开始,泰国不学中国那套“先进文化”了,反而使劲儿模仿西方,想用西方那套改造自己,图个自强。
但泰国也没打算甩掉中国这个宗主国。拉玛四世刚上位,就赶紧派使者去北京,一是给先皇报丧,二是想让中国皇帝册封他。这本来是藩属国换国王时该走的流程。
结果使者刚到广州,就听说道光皇帝没了。清朝那边估计皇帝驾崩事儿多,没空管泰国使者,就让使者别进京了,直接回去,说心意领了。

道光没了,咸丰上台。咸丰刚上位,泰国又派使者带礼物去北京贺新皇。这次总算见到咸丰了,咸丰给了拉玛四世册封文书,还赏了不少东西。结果使者回去的路上,撞上太平天国起义,天下大乱,盗贼四起,连赏赐的财物和册封文书都被抢光了。使者急得团团转,赶紧找清朝报案,可清政府正跟太平天国打得不可开交,哪有空管这事儿,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使者回去把事儿告诉了拉玛四世,他觉得这中国靠不住了,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跟他们混也没意思了。从那以后,拉玛四世就不给清朝纳贡了。中国和泰国的宗主藩属关系,就这么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