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累迁吏部尚书-出身陈郡谢氏-东晋时期大臣谢裒简介 (累迁御史中丞尚书)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趣历史...

admin

东晋(317年~420年),是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的王朝。史书里又仿东汉叫中汉,称东晋为中晋,意思晋室中兴了;又因为东晋统治地盘大多在江东,古称江左,所以江左也成了东晋的代称。今天就聊聊谢裒这人。

谢裒(282年~347年),本名谢魮,字幼儒,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大臣,散骑常侍谢衡的儿子,太保谢安他爹。

出身陈郡谢氏,文武双料。永嘉那会儿,刚出来做官就给琅琊王司马睿当掾,后来成了丞相参军。晋元帝即位后,授丹阳郡尉。永昌元年(322年),升了太常卿。

永和三年(347年),他打败后赵军队有功,被封福禄县伯,后来又升到吏部尚书、国子祭酒,同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常卿。

累迁吏部尚书-出身陈郡谢氏-东晋时期大臣谢裒简介 (累迁御史中丞尚书)(图1)

生平

谢裒(póu)这人,从小就文武双全,跟着老爸谢衡南渡到始宁县东山后,就进了琅邪王司马睿的王府,当了个掾吏——说白了就是管文书的。

永嘉南渡

那时候正赶上八王之乱闹得欢,五胡也乱糟糟地入侵。永嘉元年(307年)九月,永嘉之乱后,安东将军司马睿渡江到了建邺。晋朝的政治中心就这么慢慢挪到了江东。谢裒和他哥谢鲲,就带着北方的谢家一族跟着南下,被拜了参军。

东晋的地盘,其实是几十年前灭了孙吴才拿下的江东,司马家对江东的人啊,一直有点不放心。西晋那会儿,武帝就说过“东吴的老百姓屡教不改,总爱闹事”,不怎么安分,所以西晋基本没怎么用江东的人才。从武帝到晋室搬江南,才几十年,这期间江东叛乱就没停过,对当权者来说,这些人就是乱臣贼子。所以说,东晋这个政权,既没多少群众基础,内部还斗个不停,能在江东站稳脚跟就算不错了,得靠谢家这样的北方人。

累迁吏部尚书-出身陈郡谢氏-东晋时期大臣谢裒简介 (累迁御史中丞尚书)(图1)

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登基,建了东晋,改年号建武。谢裒转任丹阳郡尉,开始在军职里混。永昌元年(322年),升了太常卿;第二年,又当上了吏部尚书,封了万寿县子(“子”是个爵位)。

成为士族

江东的人吧,在司马家看来不太靠得住,想巩固政权,只能靠一起从中原过来的移民。谢裒老家陈郡,就是现在的河南太康,属于中原,是“自己人”,信得过。站在江东人的角度,司马家就是外来政权,司马家把中心搬到江南后,大批北方士族“空降”过来,往好了说,是促进了南方发展;往坏了说,就是跟南方人抢饭碗、抢资源。再加上司马家本来就歧视南方人,两边关系更紧张了。强权歧视嘛,肯定要出乱子。郡望制和政权绑得死死的,还带着对南人的歧视,搞得东晋战乱不断。后来隋唐虽然没郡望制了,但谢家能起来,靠的就是这个“郡望”。不过谢家祖上官位不高,也是慢慢经营,到了东晋中后期才崛起,关键就在于谢裒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嫡系,而且跟着他南渡了——这可是硬通货。


上一篇: 东晋时期重臣郗鉴简介-以清节儒雅著名-不应朝廷辟名 (东晋时期重臣有哪些) 下一篇:打擂台-还未播出就遇到了对手-且试天下-祝卿好-将与 (擂台还没有打完)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