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能和诸葛亮齐名-庞统有哪些本事 (为何能和诸葛亮对话)
根据历史记载,庞统人称,凤雏,,他在世时,流传着,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赞誉,那么庞统有哪些本事?为何能和诸葛亮齐名?一、庞统很会宣传自己,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这句话是庞统走...
庞统这人,历史上叫“凤雏”,当时有句话叫“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听着就挺玄乎。那他到底有啥本事?凭啥能跟诸葛亮齐名?
一、庞统很会宣传自己
“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这句话是庞统走向人生巅峰的关键。汉朝没科举,想当官得有人推。这位水镜先生是谁?就是司马徽,东汉末年的名士,书里说他品德好、学问大,还会看人,大家都挺尊敬他。
司马徽一句话出来,谁不好奇啊?这人真能安天下?庞统一下子就出名了。
庞统年轻时候有本事,但没人用他。他挺机灵,听说司马徽会识人,就琢磨着去拜访。要是能让司马徽美言几句,再借他的人脉,不就能出名了?要是按部就班在底层熬,他死得又早,估计历史都记不住他。这招他真干了,行动力还挺强。司马徽可不是随便能碰见的,庞统走了两千里路才到他家。
现在想想,古代出门多难?路不好走,还可能遇上土匪兵乱,一不小心就搭命。庞统那会儿运气好,平平安安到了司马徽门口。要是半路出点意外,他提前退场,历史走向可能都不一样了。
司马徽听说这年轻人走了两千里来见他,挺感动。俩人聊天,庞统学问深,还会看人脸色,司马徽聊得挺开心。此行收获不小,司马徽直接夸他“南州名士之首”。那时候都推崇名士,朝堂乱,很多人装高洁不愿当官,就互相捧,以名士为贵。有了这个名头,庞统意气风发。那会儿诸葛亮还在山里隐居,没啥名气,庞统早期比他火多了。
看庞统怎么把自己推销出去,挺值得学的。有些东西不管套路多老,好用就行。历史上还有个会自我推销的,姜太公算一个。庞统没随便找个名士结交,非找“最出名”的司马徽。走了两千里,肯定也遇上过别的名士,但他就认准司马徽,别人都不算数。为啥?他骨子里挺高傲,觉得除了司马徽,别人不配点评他。名士都有脾气,要是庞统真不行,司马徽也不会违心夸。
司马徽一句话,庞统身价百倍。那时候都混圈子,司马徽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了。相当于拿到大佬的举荐信,他自信满满开始搞事业。那会儿诸葛亮还没出山,庞统名气更大,但运气差了点,早期仕途挺不顺。
后来诸葛亮出山,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其实就是名士圈常见的吹捧词。后世诸葛亮名气越来越大,我们才纳闷:凭啥庞统能跟他并列?当时不过就是宣传手段。刘备得了他俩,最后不也没得到天下?
二、庞统本身军事天赋极高
庞统老家离东吴近,一开始在东吴当小官。火烧赤壁,他其实也出了一份力。但在东吴不受重用,一直等机会。东吴不缺人才,他挤不进核心圈子,心里挺不甘。
曹操打东吴,庞统偷偷混进曹操的谋士团。曹操疑心重,但还是让他钻了空子。但想想,庞统去了敌对阵营,都没人在东吴知道他当过官,他在东吴得多没存在感?那会儿他肯定又得意又难过:混了这么久,连个名头都没混出来。
庞统见曹操士兵晕船,建议把船连起来,像在陆地上作战。明着是帮曹操分忧,暗地里给东吴报信。这招给周瑜火烧战船创造了条件,东吴能解决危机,庞统功不可没。
能看出庞统擅长奇谋,出的主意又刁又好用。这人要是不早死,后期刘备在战场不会那么被动。
本以为大破曹军能受重用,但大家都知道周瑜火烧赤壁、曹操逃跑,背后献计的庞统被忘得一干二净。庞统存在感太低了,现在说“卧龙凤雏”,其实主要夸诸葛亮,庞统像顺带着的。
这让他对东吴官场彻底失望,打算换个主公。我们不妨想,要是庞统在东吴受重用,刘备可能根本没机会崛起。当时东吴人才济济,但人才跟人才不一样,庞统是世间少有的奇才。东吴错过他,简直是把天下拱手让人。
这是后话,当时东吴官场早就被瓜分干净了,庞统一个新人,只能干打杂的活。赤壁之战虽然没他名字,但他凭这一战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那可是场大胜。庞统一开始也不受刘备重视,原因简单:长得不行。三国美男子多,庞统是诸葛亮推荐的,刘备才给了他个小官。好看的人容易有好感,庞统一半的坎坷跟外表脱不了关系。
这时候,庞统和诸葛亮的地位已经反过来了。庞统需要诸葛亮举荐才能当个小官,诸葛亮已经是刘备身边第一谋臣,他心里肯定不是滋味。看庞统这人运气是真差,但他一直不服气。他想办法引起刘备注意,俩人开门见山聊了一场。
庞统可是能说服司马徽的人,几句话就把刘备震住了。刘备没想到,诸葛亮带回来个跟他一样厉害的角色。刘备阵营缺谋士,庞统大受欢迎。诸葛亮厉害,能推测未来局势;庞统更厉害,直接给刘备出了三条计谋,每条都能帮他拿下益州。
庞统跟着刘备出征,连战连胜。刘备拿下益州,庞统在阵营站稳脚跟,开始大放异彩。这是他一生最辉煌的阶段,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他积极出谋划策。
我们惋惜庞统死在一只不知名的流矢。要是有人杀掉“凤雏”,肯定能青史留名。他死得太平凡,我们不禁怀疑是不是敌对势力暗杀。庞统死后,刘备能用的谋士只剩诸葛亮,诸葛亮擅长治军治国,军事上少了能依仗的人,实力大跌。
三、庞统的出现,改变了刘备的一生
庞统是影响刘备一生的人物。刘备夺取益州前,顾虑重重,迟迟下不了手。兵贵神速,这是大忌。庞统就去劝他:益州是重地,再不动手,就落在外姓人手里了。
刘备很注意形象,对外标榜仁义,在乱世讲仁义,庞统其实挺嗤之以鼻的。但他劝人很委婉:等拿下益州,要是您心里过意不去,给刘璋块封地不就行了?
刘备以前信仁义这套,手下人都是因此追随他。庞统劝他:乱世里没人跟你讲仁义讲规矩,胜者才有资格说话。这些话点醒了刘备,打破了他长期的思想局限。要是没遇见庞统,他大概会满足替人办事。经过庞统提点,刘备准备自己当老大,当即决定夺取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