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庞统为何靠连环计让曹操大败而归呢 (庞统为什么亲自上阵)

庞统为何靠连环计让曹操大败而归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庞统为何如此牛?竟然可以把饱读兵书的曹操,算计得如此、稳、准、狠?其实原因很简单,曹操虽然熟读孙权兵法,但是他却少于研究各代...

admin

庞统靠个连环计就把曹操打得大败而归,这操作到底有多牛?其实吧,曹操虽然兵书读得滚瓜烂熟,但对那些古代帝王怎么打天下、怎么搞战略,研究得可没那么深。要说庞统呢,不光兵书熟,还天天琢磨历代帝王成就霸业的招数,就像他自己说的,“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这事儿几乎成了他的日常习惯。

庞统为何靠连环计让曹操大败而归呢 (庞统为什么亲自上阵)(图1)

所以啊,庞统的才华、谋略、眼光和格局,就跟别人不一样了。就算跟徐庶、韩嵩他们那些名士比,庞统也高出一大截,为啥?因为他多琢磨了一样东西——古代帝王是怎么成就霸业的,这玩意儿简直像武功秘籍,看透了就是终极策略者。

庞统为何靠连环计让曹操大败而归呢 (庞统为什么亲自上阵)(图1)

很明显,庞统自己说的没错,他兵书读透了,还把历代帝王打天下的策略分析得明明白白。搁现在说,他就是最牛的“辅佐大师”,谁要是得了他,不当帝王都难!

按理说,庞统这配置,找孙权或者曹操,报上名号亮出才能,直接就能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看赤壁战前,曹操对他多热情,心里早就认他了。可庞统偏不,选了当时最穷、地盘最小的刘备。说白了,他就是想证明自己牛,自己是能辅佐帝王的神佐,才选了实力最弱的刘备。

庞统刚跟刘备的时候,因为长得有点磕碜,刘备不太待见他,只给了个小县令。后来张飞一查才发现这人不简单,刘备赶紧亲自去请回来,拜为军师,跟诸葛亮平起平坐!

前面说过,庞统最会琢磨帝王之策,他得看看刘备到底哪儿不行,怎么帮他真正有帝王范儿。首先,刘备地盘太小,才三个半郡,肯定不够。庞统的主意是拿下益州,当根基,再跟孙权联盟,一起干大事。正好刘璋当时被张鲁逼得慌,找刘备帮忙,还派法正来了。法正一见刘备,发现这才是真老板,就跟庞统合计着帮刘备拿下益州,干一番大事业。

很快,刘备受邀去了川地。庞统才跟了两年多,对混了半辈子的刘备,庞统可能还没完全摸透。幸好这次带的是庞统不是诸葛亮——一来庞统能立功,二来也能趁机看看刘备这人到底咋样,自己是不是选错主公了。

《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和刘璋在涪城见面时,庞统就献计:“趁现在就能抓住刘璋,将军不用打仗就能平定一州。”这招用在刘璋身上简直绝了!可刘备当场就拒绝了,说自己恩信不够,刚到人家地盘就干这种事不合适。

其实庞统本想在酒宴上动手,既能保百姓少死,又能退张鲁。后来《三国演义》里写了,庞统和法正、魏延商量好,让魏延上去舞剑,趁机抓刘璋,结果刘备自己把魏延喝退了,这事儿就黄了。

可没多久,刘备和刘璋翻脸,打了起来。最后刘备打到了涪城,这地方他跟刘璋见过面,心里憋着股气,高兴得大摆宴席。刘备说:“今天这聚会,够乐呵吧?”庞统一听就不痛快了——之前让他擒刘璋,他不但不听还骂人,现在倒好,打下来就开庆功宴。庞统直接怼:“攻打别人的国家还当成乐子,这哪是仁义之师的作风?”

这话可戳到刘备痛处了。刘备只好拿“当年武王伐纣也载歌载舞”来搪塞。其实庞统早就看透了,刘备骨子里哪是什么大仁大义,就是缺实力,机会一来管不了那么多。说完庞统就被赶出宴席,他这么做不光是想看透刘备,也是在给魏延提个醒:伴君如伴虎啊!魏延是荆州派的武将之首,跟庞统关系不错,文靠庞统,武靠魏延。后来庞统在落凤坡死了,魏延在川中立了功,被刘备提拔成汉中太守。

可十年后刘备死了,魏延也惨死,罪名就是带兵跟蜀军交战,犯上作乱。虽然他心里没想反,但行为上确实乱了。看来庞统当初的苦心提醒,魏延早就忘光了。要是当时记住“伴君如伴虎”,好好当他的太守,能被灭族吗?


上一篇: 假设历史-关羽未失荆州对蜀汉后期的影响 (假设历史有意义吗) 下一篇:为何能和诸葛亮齐名-庞统有哪些本事 (为何能和诸葛亮对话)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