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什么?-三国时期蜀汉灭亡与姜维有何关系 (原因是什么英语)
蜀汉,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姜维原本是曹魏的将领,但是,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
蜀汉是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今天咱们就聊聊蜀汉后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姜维。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这些史料记载,姜维原本是曹魏的将领,诸葛亮北伐时,他因为被怀疑有二心,没办法才投降蜀汉,之后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曾评价他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从这话就能看出,诸葛亮对姜维有多器重。正是在诸葛亮的培养下,姜维在蜀汉将领里慢慢崭露头角,所以很多人觉得,姜维简直就是诸葛亮的传人。不过呢,姜维打了十多次北伐,都没打出什么大胜仗,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就褒贬不一了。
费祎去世后,姜维继续带着蜀汉军队北伐曹魏,跟邓艾、陈泰、郭淮这些曹魏名将打了好几场,互有胜负。可到了蜀汉后期,不少大臣都开始反对他北伐,比如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还建议后主刘禅把姜维的兵权给夺了。至于宦官黄皓,更是对姜维步步紧逼。所以姜维在公元263年之前,跑到沓中屯田躲灾去了。等曹魏大军打过来,姜维虽然退守剑阁挡住了钟会大军,但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后下令姜维也向魏军投降。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蜀汉这就正式灭亡了。对于蜀汉的灭亡,姜维确实得承担一部分责任。
那蜀汉灭亡,姜维的责任到底在哪儿呢?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诸葛亮一辈子就北伐了五次,姜维倒好,前后打了十多次北伐。蜀汉本来就弱,这么频繁打仗,国力肯定更弱了。尽管姜维是在贯彻诸葛亮攻势防御的理念,但过犹不及,这道理还是懂的。另一方面,姜维改了汉中的防守办法,结果魏灭蜀的时候,曹魏军队比较容易就突破了汉中防线。就因为这俩原因,姜维在历史上评价一直不太好。不过,在姜维去世80多年后,一封他临死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信被发现了。看完这封信后,后人感叹:诸葛亮真的没看错人。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有个叫李雄的,在公元304年打下成都,当上成都王,306年正式称帝,国号成,就是成汉。公元347年,东晋的桓温带兵打过来,李势投降,成汉没了。桓温占成都的时候,手下人发现了一封姜维写给刘禅的密信。我觉得这封信应该是蜀汉灭亡后,也就是公元263年冬天写的。信里姜维跟后主刘禅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华阳国志》七)
这封信其实很短,意思特别明白,就是让后主刘禅忍一忍,说自己正在想办法让蜀汉恢复过来,达到“日月幽而复明”的目标。《蜀志·姜维传》里还提到,姜维当时是想假装投降钟会,再找机会杀了他,好恢复蜀汉。等钟会和司马昭闹掰了,姜维再找机会动手。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钟会造反没成功,姜维也以身殉国了。但是,这封80多年后才被发现的密信,还有姜维豁出性命的这场赌,都说明他对蜀汉多忠心,也没辜负诸葛亮当年的知遇之恩。姜维这句发自肺腑的“日月幽而复明”,估计能让孔明在地下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