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三国时期张郃是怎么死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 (三国时期张郃简历)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

admin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这五个人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张郃不仅是里面活得最久的,官职也最高。他归降曹操后,跟着曹操打河北,跟着张辽定淮南,跟着夏侯渊平凉州,跟着曹操夺汉中,战功没少立。后来诸葛亮北伐,张郃在街亭把马谡打得很惨,成了魏国抗蜀的重要将领。不过公元231年,他领兵追蜀军到木门,中了箭,死了,谥号壮侯。那问题就来了,张郃这死,是不是司马懿借刀杀人的计策?真相到底是啥?

先说,关于张郃的死,历史上两种说法。《三国志》里写:“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诸葛)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意思就是张郃自己不听司马懿劝,非要追撤退的蜀军,结果被诸葛亮埋伏,死了。按这个说法,跟司马懿没关系。但《魏略》里又有个说法:“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三国时期张郃是怎么死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 (三国时期张郃简历)(图1)

按《魏略》的说法,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粮草不够要撤军,司马懿让张郃去追。张郃说:“军法规定,围城得留条活路,撤退的军队不能追。”司马懿不听。张郃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追。结果跟张郃想的一样,蜀军真在木门谷设了伏兵,在高处布阵,弓弩乱射,张郃右膝中箭,死了。那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更靠谱?我个人觉得《魏略》的说法可能性更大。

再说了,张郃这人打仗多精啊,熟读兵法,经验丰富,能犯“归军勿追”这种低级错误吗?孙武早说过“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张郃跟着曹操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能不懂这个?而且史料里写他“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追蜀军的话,巴蜀地形复杂,他肯定能想到诸葛亮会借地形埋伏。让他去追,这不等于往坑里跳吗?

三国时期张郃是怎么死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 (三国时期张郃简历)(图1)

那既然张郃不想追,为啥还是死了?答案很明显:“宣王(司马懿)使(张)郃追之”。那时候司马懿已经是魏国大将军了,还当上都督、假黄钺,假黄钺就是能代替皇帝发号施令的意思。张郃只是个征西车骑将军,顶头上司的命令,他敢不听?而且司马懿有假黄钺,真要抗命,司马懿完全可以先斩后奏。这么看,张郃之死,十有八九就是司马懿借刀杀人。除掉这个忠于曹魏的老将,他篡权的路不就更顺了?


上一篇: 三国里边最爱哭的男人是刘备吗-刘备真的会如此爱哭吗 (三国里边最爱吃的菜) 下一篇:原因是什么?-三国时期蜀汉灭亡与姜维有何关系 (原因是什么英语)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