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凤雏-为何刘备却没有得到天下 (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同时得到...
三国那会儿,220年到280年,汉朝之后晋朝之前,曹魏、蜀汉、东吴三家掐来掐去。咱们今天聊个有意思的:《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跟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这俩后来都跟着刘备了。可奇怪的是,刘备把这俩牛人都收了,最后还是只占了益州,搞了个小小的蜀汉,没统一天下。这是为啥呢?
话说刘备当时在北方被曹操追着打,狼狈逃到刘表那儿,暂时在刘表的新野安身。刘表对他挺客气,但也防着,就让他守着新野。刘备呢,一边琢磨怎么不被曹操灭了,一边到处找人帮忙。这时候就碰到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一看刘备这状态,直接给他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说这俩人随便一个都能帮他搞定天下。

诸葛亮和庞统确实不是一般人。诸葛亮一见到刘备,就掏出了《隆中对》,把天下三分的格局说得明明白白。后来跟着刘备,主要管内政和外交,把刘备的后方打理得妥妥的,兵马粮草都不愁。刘备当阳被曹操暴打后,又是诸葛亮跑去东吴,舌战群儒,硬是拉起了孙刘联盟,打赢了赤壁之战。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当丞相,刘备临死还把儿子托付给他,诸葛亮也没含糊,尽心尽力治理蜀汉,最后病死在北伐路上,真是鞠躬尽瘁。
庞统呢,本事不输诸葛亮,但路子不太一样。他刚投奔刘备时,刘备没太重视,让他去当个耒阳县令。结果庞统根本没上心,把个小县搞得一团糟,刘备一气之下就把他免职了。后来还是鲁肃和诸葛亮劝刘备,刘备才重新用他,让他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当了个副军师。庞统的强项是出主意打仗,他给刘备献计夺取西川,还亲自跟着刘备入川,可惜半路上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了,太可惜了。史书把他比作曹操的荀彧,可见这人多厉害。

那问题来了,诸葛亮和庞统这么厉害,刘备全得了,为啥还是没统一天下呢?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首先,刘备这人吧,格局真没那么大。他总喊着要匡扶汉室,可骨子里最想要的,其实是块安稳地盘。早年他在北方混了那么久,一直被曹操压着打,好不容易逃到南方,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地方喘口气。后来占了荆州,还是提心吊胆,用诸葛亮的话说,“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进两难。这时候庞统说“拿下西川”,刘备立马就同意了,俩人一拍即合。等得了益州、汉中,刘备就急着当汉中王,还开始在西川大兴土木,修驿站、盖房子,明显是想长期待着了。曹操手下的人评价他,说“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说白了,刘备就适合守着一块地当土皇帝,真让他去争天下,差了点意思。
其次,庞统死得太不是时候了。他跟着刘备入川,本来是主力谋士,结果半路没了。刘备身边一下子没人管政务了,只好把诸葛亮、张飞、赵云这些核心人物都调去四川支援。荆州一下就空了,关羽独木难支,后来东吴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荆州丢了,这事儿跟庞统的死脱不了干系。要是庞统还在,说不定能帮着诸葛亮守好荆州,关羽也不至于那么惨。
再一个,刘备对关羽太纵容了。关羽确实能打,从刘备起兵就跟着他,忠心耿耿。但这人性格有毛病,史书说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对士兵好,对同僚却傲得很,看不起人。刘备知道关羽这毛病,可也没像管张飞那样好好敲打他,反而越来越信任,让他独当一面,还给了他“假节钺”的权力,相当于先斩后奏。结果呢?关羽把同僚都得罪光了,后来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一大堆官员跟着跑,关羽孤立无援,荆州自然守不住。刘备这纵容,真是害了关羽,也害了蜀汉。
最后,荆州这地方,刘备真是成也荆州,败也荆州。有了荆州,他才有休养生息的地盘,才有夺取西川的跳板;可丢了荆州,他不仅失去了重要的战略基地,还搭上了关羽的命和蜀汉的家底。夷陵之战,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带着大军东征,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光,蜀汉的精锐部队几乎全没了,这下彻底失去了争天下的本钱。
所以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没错,但刘备把俩都得了,还是没能统一天下,这事儿真不能全怪诸葛亮和庞统。刘备自己的格局、对关羽的纵容、还有庞统的意外死亡,再加上荆州丢了这一连串的打击,早就注定了蜀汉的结局。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刘备才让人觉得可怜,诸葛亮才让人敬佩,明明那么努力,最后还是没能成功。